创新创业 中国企业新闻网 http://www.kmweimei.com http://www.kmweimei.com/images/rss_logo.jpg http://www.kmweimei.com/news_list.asp?ClassID=113 Copyright 2007 - 2015 GDCEN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zh-cn www.kmweimei.com 2020年高港区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8074.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2 11:23:40   从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站获悉,2020年,高港区人社局直面疫情大考,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全力以赴抓好“六稳”“六保”工作,通过实施“免、减、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撑企业、渡难关,强保障、优服务,让千家万户端牢饭碗、幸福满满。全区就业形势在疫情影响下实现逆势上扬,至年末,城镇新增就业14097人、新增创业11175人,分别完成全年指标的156%、223%;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543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24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0%,始终保持全市最低。来源:高港区人社局

]]>
“十三五”江西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66.8万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8071.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2 11:05:31   据江西省人民政府网消息,“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6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均保持较低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68万人、2078万人。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推出一系列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举措,五年来,江西省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持续扩大,累计新增创业担保贷款740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和带动就业278万人次;就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城镇就业比重进一步上升;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3.5万人,帮扶28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万余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五年来,江西省全面推进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92万人、553万人。待遇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每年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持续提高。


]]>
内蒙古兴安盟:就业走出新路子 扶贫摘下旧帽子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8058.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2 10:09:56   从人社部网站获悉,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就业部门将稳就业视为一项政治任务,踏踏实实深入农村牧区,兢兢业业不断创新,走出了就业扶贫的新路子,帮助百姓摘下贫困的旧帽子,过上好日子。

  大数据助力劳动力信息调查,让脱贫不留死角

  2020年以来,兴安盟就业部门开发劳动力信息调查小程序,信息普查员走村入户时只要出示小程序码,劳动者扫一扫就能“码”上登记信息。劳动者的年龄、学历、技能、就业及培训需求等数据将统一上传至后台数据库,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截至目前全盟农村牧区劳动力入库数据62.1万人,有就业意愿16.6万人,有培训意愿的8.7万人。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精准靶向,按劳动者不同需求通过专场招聘会、技能提升培训、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手段实现就业服务的“私人订制”,用大数据精准扫除就业扶贫的死角。

  大力开展互联网+技能提升+政策组合,为建立终身培训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疫情以来,兴安盟就业部门破除传统的培训模式,利用互联网+直播课堂、线上理论+线下实操、流动大篷车等灵活便捷的方式,让农村劳动力足不出村在家涨知识、学技能,解决了农村学员地域分散、食宿不便等难题,实现全盟优质培训资源共享。“老师讲得明白,这些养殖技术正是我需要的,免费学知识还每天发100块钱生活和交通补助,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扎赉特旗村民彭海生笑着说。免费培训+生活费补贴的政策组合实现了零成本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先富脑袋,再富口袋。截至目前,全盟累计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网络信息通讯管理员、特色种养殖、家政养老、创业等各类农牧民转移培训400余期,累计培训189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79人。累计发放培训生活补贴 889.7 万元,惠及 5521 人。

  “参加完这次培训我准备开一个养鸡场,和家里人一起创业,这是以前从来没想过的事儿!”今年54岁的董永刚是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三合村的村民,初中毕业后一直靠种地、养小鸡为生。2020年的农闲时节和往年大有不同,他先后在线上课堂参加了创业能力(开办你的企业)和农产品经济人两期免费培训班,技能在手,他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依据文件精神,从2020年起,每名法定劳动年龄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免费享受一年三次不同等级、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劳动者打通了职业提升通路,为建立终身培训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就业实现外出务工与就近就地就业两条腿走路

  兴安打工直通车是兴安盟人社局和盟就业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联手共建的数字化招工信息平台,具备成熟的“广电媒体+互联网+县乡村工作站+智慧终端设备”就业服务体系,对接了盟内、盟外、乃至海外的海量用工需求。农村牧区劳动力无需东奔西走,只要通过智能终端或微信公众号线上投简历、线上面试,就可以实现线下培训、线下就业。2020年疫情期间,兴安打工直通车统一组织输出劳动力3批,实现就业800余人。

  目前,该盟共有兴安打工直通车就业服务工作站 400 余个,村级工作站 387 个,每个工作站配备一台智能终端设备和一名站长,由站长负责推广和操作指导,将智能终端下沉到村,就业指导落实到人,真正把就业直通车开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2020年,智能终端共提供国内外用工企业863 家,就业岗位210871 个,全盟各旗县市累计推广人数37106 人,求职数11058人次。

  零工市场周周不打烊,解决就地就近灵活就业。为整合全盟灵活就业市场信息资源,兴安盟就业局还搭建了线上线下一体的“兴安零工市场”,每周五举办线下招聘会,周一至周四人力资源市场公众号上举办线上招聘会,做到“周周都有招聘会,天天都有好岗位”。2020年,兴安盟还开发了“零工宝”线上零工平台系统,只需一部智能手机,通过小程序码即可实现“电工、水工、搬运工、维修工、保洁、小时工等”一键发单、一键抢单、一键接单,线上结算等功能。除此之外,同步开展灵活就业工种的培训,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务工服务、就业政策帮扶、维权等全方位保障,让农村劳动者“农闲不闲”,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来源:人社部

]]>
四川德阳:三查双检 对标从严 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专项治理行动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8057.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2 10:03:45   从人社部网站获悉,近日,德阳市人社局组织市职业技能培训专项治理行动核查工作组到旌阳区人社局开展现场核查工作,正式启动全市专项治理行动现场核查,接下来核查组将到全市所有县市区、市本级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专项治理现场核查。

  为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力度,切实堵住监管漏洞,推动培训提质增效,确保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规范高效运行,德阳集中2个月市县联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专项治理行动。一是三查双检、明确行动路径。印发《德阳市职业技能培训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职业技能培训专项治理行动现场核查方案》,明确专项治理行动路径,市县两级通过官网、工作场所张贴等方式多维度向社会公布专项治理行动监督举报电话,实施县(市、区)自查自检、市级专项核查组现场复查复检、社会公众外部督查的“三查双检”模式,确保专项治理行动行之有效。二是对标对表、清洁培训环境。根据省厅统一部署的整治重点及德阳实际,制定《职业技能培训专项治理行动现场核查细则》,确定了自查整改情况、承训机构管理、培训项目实施、培训资金管理、工作岗位设置等五个核查大项,细化核查项目的内容、要点、佐证材料要求等,成立专项行动核查工作组,集中半个月时间对7个县(市、区)及市本级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开展对标对表现场核查,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领域、全方位进行整治,确保专项整治范围宽、力度深。三是聚焦重点,推动提质增效。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弱点痛点,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堵住漏洞,在县(市、区)自查环节累计找出14条问题并制定了整改方案,针对培训过程实地监管次数少、工作岗位人手不足等问题,我市将于2021年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背景下,专项行动同时聚焦发现基层工作的创新做法,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找准工作思路确保2021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收官年工作有亮点、培训见实效。来源:四川省德阳市人社局

]]>
防陷阱 避雷坑 网络招聘使用指南请收好!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8055.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2 10:01:01

  来源:人社部微信公众号

]]>
教育部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7997.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1 11:06:10 来自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引导高校依法依规设置专业,我部制定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进行系统设计,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有机衔接,促进普职融通。

第四条 教育部负责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和指导,坚持试点先行,按照更高标准,严格规范程序,积极稳慎推进。

第五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

第六条 教育部制订并发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每年动态增补,五年调整一次。高校依照相关规定,在专业目录内设置专业。

第七条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设置与调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开展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学生选择就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第二章 专业设置条件与要求

第八条 高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应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接新职业,聚焦确需长学制培养的相关专业。原则上应符合第九条至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第九条 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有详实的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包括对行业企业的调研分析,对自身办学基础和专业特色的分析,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论证,有保障开设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等。拟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所依托专业应是省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

第十条 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须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全校师生比不低于1:18;所依托专业专任教师与该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2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5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

(二)本专业的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并有实质性专业教学任务,其所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一般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的20%。

(三)有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等认定的高水平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或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或专业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领域有关奖励两项以上。

第十一条 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培养方案应校企共同制订,需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使毕业生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

(二)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50%,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达到100%。

第十二条 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合作企业、经费、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等办学条件:

(一)应与相关领域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优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二)有稳定的、可持续使用的专业建设经费并逐年增长。专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原则上不低于1万元。

(三)有稳定的、数量够用的实训基地,满足师生实习实训(培训)需求。

第十三条 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上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省级及以上技术研发推广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或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实验实训基地等)。

(二)能够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项目,并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人次每年不少于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的2倍。

第十四条 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有较高的培养质量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所依托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一般不低于90%,新生报到率一般不低于85%。

(二)所依托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本省域内高校平均水平。

第三章 专业设置程序

第十五条 专业设置和调整,每年集中通过专门信息平台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 高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应以专业目录为基本依据,符合专业设置基本条件,并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一)开展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

(二)在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行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总数不超过学校专业总数的30%,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总数不超过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0%。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论证材料,包括学校和专业基本情况、拟设置专业论证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办学条件、相关教学文件等。

(四)专业设置论证材料经学校官网公示后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五)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符合条件的高校范畴内组织论证提出拟设专业,并报备教育部,教育部公布相关结果。

第四章 专业设置指导与监督

第十七条 教育部负责协调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以及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负责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

第十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统筹规划、信息服务、专家指导等措施,指导区域内高校设置专业。

高校定期对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自我评议,评议结果列入高校质量年度报告。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专业设置的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把招生、办学、就业、生均经费投入等情况评价结果作为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基本依据。

第二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组织阶段性评价和周期性评估监测,高校所开设专业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等情形的,应调减该专业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连续3年不招生的,原则上应及时撤销该专业点。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解释。

]]>
广西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实现工作“双赢”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7940.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1 10:18:30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门成立了厅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绩考核指标制定了全厅具体工作措施和任务分工,建立厅联系指导南宁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制度。特别是2020年,全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决策部署,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形成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格局积极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工作“双赢”。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精准施策,把促企业发展与稳定就业岗位有机衔接,实施降费减负、援企稳岗等政策措施,保持全区就业局势和社会大局稳定。我区先后出台《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车间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力争通过进一步发展繁荣乡镇和村级经济、开发兜底性就业岗位等措施为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提供更多工作岗位,解决本地就业岗位有限的问题。还出台“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农户脱贫给予一次性补贴、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政策,确保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农、从事生产加工、因特殊困难情况从事简单服务工作的多种就业需求得到保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制定出台有关政策举措,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和新增就业岗位。制定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广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抓好30多项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落地。

  比如,贵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实行村(社区)“两委”送工和“项目制”市场化社会化送工相结合方式,为当地园区企业和重点企业输送工人。崇左市对村(社区)“两委”组织农村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及园区外重点企业就业的,按照成功介绍入职人数,累计工作满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及以上的,分别按不同标准给予村(社区)“两委”职介服务补助,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工作。一是扶持农民工创业发展见实效。我区创新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补贴工作的通知》,“真金白银”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对农民工新创办的各类市场主体给予一次性创业奖补;对农民工新创办的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按实际吸纳人数给予带动就业奖补;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吸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就业的,给予最长2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努力发挥扶持政策最大化效应让更多的农民工享受到我区的政策红利。二是推动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上新台阶。我区在扶持建设38个自治区农民工创业园的基础上,对推动农民工创业及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20个创业园区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进一步激励促进成效明显的创业园区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以点带面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吸引更多有技术、有资金、有想法、有干劲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将农民工创业园打造成汇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黄金平台。三是政府搭台,企业出力,开启农民工脱贫致富新通道。举办首届以“创业圆梦想 创业助脱贫”为主题的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挖掘优秀农民工创业项目。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法律服务机构、财税服务机构、自治区农民工创业园区等资源机构与创业项目代表面对面进行资源对接促进交流发展。用创业典型激发更多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共同圆梦家乡建设。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聚焦重点群体,培训促就业成效明显。“千村万企”职业技能培训大行动覆盖了全区城乡全体劳动者。在开展工作中,把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企业在岗职工、应届毕业生作为重点群体,分别出台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专项行动等有关文件,构建“1+3”政策体系。二是坚持质量并重,大规模培训增量提质。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覆盖面。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谁要就业培训谁,谁用工谁培训。以劳动力意愿为主,选取适合劳动者且就业前景好、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职业工种进行培训,杜绝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情况发生。同时,改变传统培训模式,加大项目制培训、订单式培训力度,确保培训后能就业,有岗位就业。三是搭建联动平台,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搭建了政企校三方联动培训平台,充分扩大了“千村万企”职业技能培训大行动的覆盖面,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2020年我区创新开展“双千结对”精准职业技能培训(千家企业与千家培训机构结对),目前全区已有6112家企业与区内多家职业培训机构(含技工院校)精准结对。全国2020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在我区举办,成功发放全国首张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做法得到人社部充分肯定。

  创新开展人才人事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创新创业。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措施》要求,明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的,可按规定继续在原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职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业绩和成果突出的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和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和倾斜,相关经历可以认定为基层工作经历。二是完善实施职称基层倾斜政策。制定切合基层实际的职称评价标准。指导各系列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条件时,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在学历、资历、业绩成果及论文条件方面制定符合基层特点的评审条件,放宽学历、论文条件要求,将基层工作年限列入破格条件,并在评审通过率方面予以倾斜。三是深化农业农村系统职称制度改革。组建农业系列正高级评委会,制定正高级评审条件,针对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各类涉农企业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门制定了农业推广研究员(正高级)评审条件。积极引导广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四是继续给予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支持。县(市、区)可根据需要自主确定公开招聘批次、规模及招聘时间。适当放宽基层事业单位对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要求,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拿出一定比例岗位用于定向招聘村“两委”成员。五是组织专家到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帮扶产业发展,促进有效脱贫。在柳州市开展“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柳州行活动”,重点针对三江、融水、融安等三县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订单式”服务。在百色市开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专家服务活动”,对相关特色农产品储藏加工等环节开展技术指导和研发合作,打通产业链延伸的瓶颈,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到马山县现场为10多个乡镇村有养殖种植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规划与建设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指导。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2021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将于2月23日启动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7930.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1 9:21:47   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部署,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就业服务工作,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创业,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积极搭建更加便捷、高效和可持续的供需对接平台,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承办的“2021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将于2021年2月23日—8月23日(为期6个月)在河北人社网、河北人才网举办。

  “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已连续举办22届,是我省参会人才最多、参会单位最多、发布岗位最多和交流效率最高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品牌活动。“2021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专项活动将组织京、津、冀、鲁、豫等地区200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发布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40000余个。将征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产业、医药卫生产业、环保化工产业、商贸流通产业、IT和信息技术产业、房地产建筑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家庭服务产业等发展前景好、对毕业生需求量大、管理完善和福利制度规范的企事业单位参会,其中,重点邀请北京、天津和省内知名企业,省、市百强企业,知名科研院所等参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更多选择,将为我省10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单位报名流程:“2021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报名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即日起广大企事业单位可登录河北人才网(www.hbrc.com.cn)“2021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专栏,按照提示内容报名。

  求职人员参会:请于2月23日-8月23日,登陆河北人社网、河北人才网(www.hbrc.com.cn),注册求职简历,在线浏览查询活动招聘信息,向用人单位发送求职意向。来源:河北人社网

]]>
天津市“海河工匠”建设成效明显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7929.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1 9:19:29   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获悉,为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缓解企业招工难、劳动者求职难的“两难”现状,我市大力实施“海河工匠”建设,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急需紧缺职业为导向,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主阵地、民办培训机构为依托的职业培训体系,积极稳定扩大就业,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截至2020年底,我市技能人才队伍达到27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1万人,占技能人才的30%。

   一是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明显增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建立企业培训中心,由企业自主确定培训内容、自主实施技能培训、自主评价培训成效。目前,已在长征火箭、长城汽车等408家企业建立企业培训中心,命名为“海河工匠”培训基地。将18家设施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领先、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企业认定为企业公共实训基地,培训补贴最高上浮25%,实现“社会资源专业化,专业资源社会化”目标。促进企业稳岗扩岗,扩大以工代训补贴人员范围,补贴资金直拨企业。支持企业组织职工开展线上培训,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和吸纳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纾解企业用工困难。

   二是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推行“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面向企业新入职职工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近万人。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以及企业选拔的技能名师,开展“师带徒”培训,师徒结对培养拔尖技能人才和技术骨干,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实行“1+N”模式,通过人社部推荐的1家职业技能线上监管平台,以及面向社会遴选的30家优质线上学习平台,促进培训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提升培训效能。

   三是企业用人活力得到激发。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面向社会征集第三方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已备案的47家企业可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0个社会培训评价机构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构建以“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为引领、行业和区域竞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社会广泛参与、财政资金适度保障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组织首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完成43个赛事、130个赛项的竞赛,2万余人参加。

   下一步,天津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制造业立市,瞄准产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海河工匠”品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全国技能大赛为指引,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来源: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印发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7928.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1 9:18:02   从人社部网站获悉,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指导意见》指出,高校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要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分类分层,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指导意见》明确,要健全制度体系,保持高校教师现有岗位类型总体不变,一般设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岗位类型。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的需要,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设置新的岗位类型。要完善评价标准,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要创新评价机制,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实行分类分层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激发人才活力。要落实自主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自主制定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操作方案等评审文件,自主组织评审、按岗聘用,同时加强监管,优化服务。

  《指导意见》指出,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健全制度,稳妥推进,为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师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对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做出了部署。

  从实践来看,1986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建立了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对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完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地各高校探索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仍存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巩固成果、改革完善。

  2. 《指导意见》出台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2018年以来,我们组织对东、中、西部省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书面调研了北京、上海、湖北、陕西等13个省份800余所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充分了解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指导意见》初稿。之后,通过专家座谈、实地调研、发文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部分高校、教师、专家等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最后的征求意见稿,正式征求了各地、有关部门和高校等意见,并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又多次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200所地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意见,再次修改完善。2020年12月,《指导意见》完成两部审签程序后正式印发。

  3. 《指导意见》对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有哪些重要改革举措?

  答:《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举措,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构建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

  一是完善评价标准。为进一步明确评价导向,《指导意见》强调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注重对履责绩效、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实际贡献的评价,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

  二是创新评价方式。《指导意见》吸收近年来高校教师职称工作成果经验,提出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实行分类分层评价,鼓励采取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同行评议、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灵活评价方式,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给内、外部评审专家预留充足时间进行评鉴,引导评审专家负责任地提供客观公正的专业评议意见,严格规范专家评审行为,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

  三是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为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激发人才活力,《指导意见》提出,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及招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等,在严把质量和程序的前提下,可制定较为灵活的评价标准,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指导意见》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重申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自主制定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操作方案等评审文件,自主组织评审、按岗聘用,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同时,加强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监管,开展业务指导,优化服务。

  4. 《指导意见》如何坚持高校教师职称评价破“五唯”、破立结合?

  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不同程度存在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问题,《指导意见》坚持破“五唯”,破立结合,明确具体举措,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一是强化师德和教育教学要求。完善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在评审中的比重。

  二是突出质量导向。不以SCI、S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高校结合实际建立各学科高水平期刊目录和高水平学术会议目录。不得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不得将出国(出境)学习经历、人才称号等作为限制性条件。

  三是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结合学科特点,探索项目报告、技术报告、学术会议报告、教学成果、著作、论文、标准规范、创作作品等多种成果形式,将高水平成果作为代表性成果。突出评价代表性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

  四是实行分类评价。按照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岗位类型,根据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型等,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评价不同类别教师的实绩、贡献,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尊重人才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

  5. 对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有哪些要求?

  答: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指导意见》对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优化服务,为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严格程序,确保公正。各高校要按照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立行立改抓好落实,认真做好职称工作,确保标准公开、程序公平、结果公正。要建立健全职称工作机制,明确岗位任职条件,规范竞聘程序,严格公示制度,健全申诉机制,畅通意见渠道,强化自我监督,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三是科学谋划,稳妥推进。各地区、各高校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与全面履行职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来源: 人社部

]]>
“数”看2020人社工作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7927.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1 9:13:04



来源:人社部微信公众号
]]>
职业培训补贴谁能领?这五类人员别错过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2/497926.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2/1 9:12:19

来源:人社部微信公众号
]]>
2021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发布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912.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7:07:00

  来自财政部网站消息,为明确2021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评价标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21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现予发布。


]]>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努力开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局面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73.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6:21:26

1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通报了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许强表示,处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放在各项任务首位进行了专章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在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赋予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意义深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意味着北京将以更开阔、更高层次的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也能充分驱动北京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发展实力和发展能力。

许强表示,率先建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北京最大的优势是科技和人才优势。经过“十三五”时期不懈的努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了重要进展。“十四五”期间,北京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揭榜挂帅”等新的科研组织方式,在“卡脖子”技术和前沿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许强表示,“十四五”科技创新主要内容是精准实施六大工程。围绕“筑根基、建优势、转范式、促联动、强协同和优生态”做出战略任务部署。一是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建工程。全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加快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2.9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二是实施重点前沿领域跨越工程。主要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生物技术、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率先占据制高点。三是实施创新范式优化工程。搭建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以及生命科学大数据等领域平台,加速创新范式转变。四是实施“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工程。加大原始创新力度,使更多可转化项目加速在北京落地转化;以数字经济和场景驱动,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发展赋能。围绕智能制造、大健康和绿色智能制造培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五是实施京津冀产业驱动工程。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用在京津冀产业驱动链条上,支持北京的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底层技术以及关键应用技术与天津、河北传统产业升级形成良性互动。六是实施创新生态提升工程。发挥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两区”政策叠加优势,多层次创新人才的梯度和广度。抓好近年来出台政策的实施落地,注重政策的公平性和便利性;加快建立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新机制,促进与国际创新资源的融合;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培育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创新文化氛围,塑造科学家潜心钻研、淡薄名利的价值观。

北京市科委将抓紧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任务予以量化、细化、具体化、项目化,进一步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具体任务,为“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北京市科委

]]>
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召开“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调研座谈会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61.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6:13:02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域“放管服”政策落地见效,切实破除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梗阻”,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近日,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苏海红带领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一行赴青海大学、青海省人民医院召开“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调研座谈会。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广超、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成俊、青海省人民医院院长张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樊海宁、秦伟出席会议,各高校、医院科技处、财务处负责人以及部分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

本次座谈按照信长星省长在青海大学调研时做出的指示要求,围绕科研经费使用难、报销难等堵点痛点问题,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并探讨研究可行性对策和建议,着力推动《关于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实施》《关于青海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二十条》等相关创新政策加快落地见效,为下一步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制定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相关政策举措打下良好基础。

座谈期间,参会代表就科研经费使用、报销、采购平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一是优化科研经费管理。针对财务报销管理机制繁琐等问题,进一步简化财务报销流程机制,探索试点项目经费包干制,优化经费管理平台,提高专职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提高职能部门效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各部门加大协作力度,切实推动“放管服”,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优质服务。三是逐步完善科研助理工作。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研助理聘用和管理机制,缓解项目经费报销难的状况,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四是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科技主管部门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工作,指导、推动和督促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控机制和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尽职免责细化负面清单。


来源:青海省科技厅

]]>
2021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成功召开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58.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6:09:28 1月4日,2021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会议中心召开。大会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总结成绩、部署工作,发布2021年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动员全市上下继续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更好担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副省长马秋林,市长韩立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市政协主席刘以安,市委副书记沈文祖,张广军、陈骏、单忠德、赵淳生、祝世宁、张全兴等6位在宁两院院士出席。

张敬华在大会上讲话,对三年来创新名城建设成绩进行总结,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他说,三年耕耘,南京因创新更加自信。2017年底以来,南京矢志不渝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从举措创新到制度创新、从科技创新到全面创新、从对标创新到引领创新,在区域竞争中实现创新领跑,在国家战略中扛起创新担当,在产业升级中厚植创新基因,在链接全球中深化创新合作,在制度探索中突出创新治理,创新已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成为城市鲜明气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和高度自信,也为城市保持强大韧性、应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提供了核心支撑。三年实践探索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思想是创新的根本引领,深化改革是创新的根本动力,保持定力是创新的根本前提,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创新的根本举措,必须对标对表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韧性抓好创新名城建设。

张敬华说,时代潮涌,南京抓创新更加坚定。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南京创新发展正迎来最好时期,也到了最需要发力的时期。面向2035,南京明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十四五”时期,南京将聚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要在大格局中扛起大担当,在高成长中追求高质量,在新发展中锻造新能力,奋力实现“五大新突破”。一要立足更高站位,打造科技强国支撑点,抢占区域创新制高点,在提升创新能级上取得新突破。二要着眼更优质量,重点抓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高新技术企业提质扩容,在培育创新主体上取得新突破。三要跑出更快速度,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推进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在厚植产业优势上取得新突破。四要培育更浓氛围,推动重点板块先行示范、高新园区高效运行、特色载体加快打造,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取得新突破。五要打造更强磁场,培植近悦远来的人才热土,完善融合创新的区域体系,搭建联通各方的合作平台,在聚集高端要素上取得新突破。

张敬华说,开启新局,南京向创新更加聚力。通过连续三个创新一号文件,南京创新生态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一号文件是前期的集成优化,围绕9个方面创新提出20条措施,框架体系新、覆盖领域全、内容举措实,是一套全新解决方案。政策体现的是创新定力,也是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要坚决落实到位。

张敬华强调,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干部,创新发展的高度取决于干部水平的高度。要把那些懂科技、会创新、能聚才、善成业的干部用起来,让他们有舞台空间、能吃香出彩、领发展潮流。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带头抓,形成“一切资源优先向创新配置,一切力量优先向创新聚合,一切政策优先向创新倾斜”的鲜明导向,营造党政军民学全面发力、市场和政府协同发力、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市内和市外聚合发力的创新局面,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共同在构建新格局、开启新征程中写好创新名城大文章。

韩立明总结了创新名城建设工作。她说,2020年,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治理水平加速提升;突破原始创新,一批重大成果破茧而出;着力优化布局,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重抓主体培育,科创企业森林积厚成势;营造一流环境,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我们将扛起新使命,不负新期待,聚焦新目标,不断把创新名城建设向新的更高水平推进。

大会分为创·新活力、创·新成就、创·新蓝图三个篇章。与会领导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揭牌,为2020年创新名城建设突出贡献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发布创新名城建设十项重大创新成果和创新产品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宣布2021南京创新周将于2021年6月21至25日举办,并签署了共建南航创新港、南理工创新港协议。12个板块主要负责同志作表态发言。中加扬子江生态健康技术创新研究院(筹)院长张效伟、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总经理李强、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曹林分享了创新创业故事。

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产研院、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中科院南京分院等45家在宁高校院所负责同志,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长三角科创圈代表,企业、创新创业人才、新研机构、服务机构、媒体代表等参加。

来源:南京市科技局

]]>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俄罗斯主宾国湖北专场在武汉成功举办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51.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59:54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俄罗斯主宾国湖北专场活动在武汉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一级巡视员刘永志,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级)吴麟章,俄罗斯仪器制造和信息通讯国际联盟副主席波波夫出席会议。本次湖北专场活动由湖北省科技厅主办,由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承办,旨在打造湖北对俄科技创新合作高质量平台,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拓展中俄交流合作,提升合作层级和水平,助力湖北复工复产。

  会上,来自奔萨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等俄罗斯高校的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了15个项目路演,湖北的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与俄方专家进行了交流互动。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代表表示,本次活动为开展对俄科技合作搭建了平台,希望后期在农业领域和俄方在项目合作、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刘永志在致辞中表示,举办俄罗斯主宾国系列专场活动体现了中俄双方深化新时代科技合作、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希望双方积极互动,深入对接,夯实合作基础,实施合作项目。

  波波夫在致辞中表示,中俄双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困难,通过线上路演形式开展科技交流合作,为展示俄科技教育水平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对推动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吴麟章在采访中指出,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具有深厚创新底蕴的大国,湖北对俄科技合作历史悠久,领域众多、成效显著。在新时代,湖北丰富的科教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俄罗斯在科技、产业、人才方面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希望中俄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平台,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发展共赢。

  来源:湖北省科技厅

]]>
湖北省科技厅公布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名单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46.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55:04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正式公布枣阳市、黄州区、东宝区、咸安区、天门市、夷陵区、云梦县、石首市、汉川市、房县、江陵县、丹江口市、保康县为第二批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单位。至此,湖北省共有在建国家创新型县(市)3家、省级创新型县(市、区)27家,形成了国家和省级同创、在建在育共存,示范先行、梯次培育、有序推进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一是政策引领,高位推进。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部《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指引》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门编制《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作指引》,明确了六个方面重点任务,规范了申报条件和创建流程,加强了对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的引导,积极鼓励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二是系统谋划,整体布局。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县市主动申报、市州积极推荐、省厅审核把关的同时,注重省市县三级联动,做到谋划在先,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共建共育。启动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创建,组织实施“市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重点加强了大冶市、宜都市、仙桃市等10个县(市、区)创建指导工作,将枝江市、赤壁市、谷城县等6个创新驱动发展标杆县市列为国家创新型县(市)重点培育对象,有效形成了国家级在建3家、在育6家,省级在建27家、在育17家的良好格局。

  三是重点指导,优先支持。在《创新湖北》开辟专栏,先后刊发8个县(市、区)创新案例,积极提供指导和借鉴。先后组织科技创新服务枝江行、大冶行、仙桃行活动,积极搭建科技资源下沉服务载体,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在创新型县(市、区)落地,共签订合作协议37个,对接成果31项,引入科技金融57000多万元。坚持政策倾斜,优先在创新型县(市、区)布局科技创新资源,仅2020年就支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乡村振兴科创基地17家、产业技术研究院7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9家、星创天地13家,支持重点研发等计划项目62个,经费4569万元。将3个国家创新型县(市)整体纳入科技部“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全员参与“百城百园”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行动。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微博、微信等媒体,深入宣传大冶市“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激活科技创新平台、引育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引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赤壁市“开动火车头,领跑科创新征程;打出组合拳,舞出科创新平台;引进智囊团,营造科创新亮点;打造助推器,激发科创新动能”、枝江市“提升创新首位度,构建全面创新大格局;用好科技金钥匙,打造动能转换新引擎;引入创新智力源,构建产业科创新高地;当好服务企管家,优化创新创业软环境”等典型案例、创新举措,努力营造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建共育创新型县(市、区)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湖北省科技厅将继续深入实施“市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相关县(市、区)紧紧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抓好政策落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产业创新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等重点任务,通过加强系统谋划、经费投入、项目支持、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重大举措,持续赋能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差异化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进一步支撑引领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北省科技厅

]]>
中国就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的目标任务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36.html www.kmweimei.com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1/29 15:45:2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两个数字,勾勒出2020年中国就业殊为不易的成绩。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就业面临巨大压力,但在保就业稳就业的空前行动中,在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努力下,中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就业形势逐步回稳向好。

逐季好转、好于预期

“2020年是我国就业发展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谈及刚过去的2020年,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日前召开的人社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回看这一年,就业经受的考验不小。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活动受到限制,企业停工停产较多,就业市场受到明显影响。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度升至6.2%的年内高点,比1月和2019年同期高出0.9个百分点。形势严峻,保就业、稳就业成为经济大盘重中之重。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复工复产复市持续推进,就业岗位逐步恢复,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长。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7%,同比上升幅度收窄至0.6个百分点。

进入下半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工业生产稳定复苏,受冲击较大的服务行业也持续改善,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9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4%,四季度,就业形势进一步回稳向好。

到年底,中国就业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的目标任务;12月份失业率降至5.2%,与2019年同期持平。看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农民工外出规模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国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3243万人,超过上年水平。

“综合统计监测和调研情况看,2020年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张莹说。

以空前力度应对冲击

从年初遭遇冲击、承受重压,到年底就业大局保持稳定,这背后,离不开政策扶持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密集行动。“以空前力度应对空前冲击,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张莹这样形容。

——强力政策对冲。面对复杂就业形势,各地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在“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下,全年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4万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1000亿元。

——聚力就业扶贫。为保障劳务输出,疫情期间开通专车专列包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累计输送贫困劳动力160万人。对返乡意愿比较强的贫困劳动力,通过扶贫车间、以工代赈项目、乡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近就地就业渠道。全年累计通过扶贫车间吸纳就业44万人,通过公益岗位安置502万人。

——加力创业创新。取消涉及灵活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个体经营、推动非全日制用工和平台就业等多渠道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疫情下,“放管服”改革步伐加快,让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潜力不断释放。在殊为不易的条件下,2020年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500万户左右,实现逆势大幅增长。

还有一批批新职业接连面世,共享用工、副业创新等新就业形式层出不穷,既开拓就业新机会,也为就业市场持续注入活力。

良好态势有望延续

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电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会计专业人员、养老护理员……眼下,这些职业都缺人!

1月26日,人社部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这100个职业中,有36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36个属于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与第三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上升明显,呈现出制造业人才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事业人才需求加大等特点。”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说。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也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市场呈现持续回暖态势。

今年这一向好态势是否还能延续?

“2021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面临不确定性,但在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支撑下,国民经济将进一步稳步恢复,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说。

张莹指出,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劳动力供给仍处高位,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权益,优服务、强培训、防风险、兜底线,努力确保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李 婕)


]]>
速看!202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公布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35.html www.kmweimei.com 人社部微信公众号 2021/1/29 15:43:46


  链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2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
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各地就业援助月活动概览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29.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38:48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为帮助困难群众获取就业援助服务,享受就业援助政策,各地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创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北京1月1日启动就业援助月活动依托就业服务指导员、就业服务专员和企业联络员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确保重点群体在“家门口”享受政策和服务。活动期间,全市计划开展287项就业服务活动,各区将活动延伸至基层,引导街道(乡镇)大力开展线上招聘、岗位推送、职业指导、政策宣传等就业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活动,以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重大改革产生的脱贫人口为重点,统筹抓好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对辖区内援助对象开展上门走访,全面掌握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就业状态和就业服务需求。通过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帮助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1月9日在桂林举行启动仪式举办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活动,共有60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近1.7万个。当天进场求职150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26人,其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2人,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13人。

海南省“就业援助月”招聘活动主要面向本省有就业意愿且具备上岗条件的残疾人。发动海口市内有残疾人招聘需求的爱心企业,拿出一批有保障、无年龄限制、无技能要求、无学历门槛的岗位,并提前把参加本次活动的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发布在“众合人力O2O线上云平台”上,通过一对一精准对接的方式,让求职者先行与企业对接,提高面试效率。活动当天,除了向参会企业和残疾人求职者宣讲就业优惠政策,还邀请就业指导导师现场给残疾人求职者做职业指导和面试指导,帮助残疾人求职者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和提高面试技巧,提升就业信心。

青海省就业援助月活动对照各类援助对象实名制数据库,将尚未就业人员作为活动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就业帮扶清单,做到基本情况清、就业需求清、技能专长清、就业意愿清,为精准帮扶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深入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了解年度用工需求计划,广泛收集符合困难群众需求特点的岗位信息,调动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积极性,扩大岗位信息来源,分类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岗位信息库,为实施更加精准的就业援助做好准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截至1月15日,全区共有1100多家用人单位参与网络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在其公益招聘平台中国新疆人才网开设“2021年自治区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专区,为各类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在提供的2万余个就业岗位中,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岗位8800余个,适合脱贫人员岗位6800余个,适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位3000多个,适合残疾人员岗位400余个。新疆将持续挖掘适合重点就业帮扶对象的岗位信息,每周发布新岗位。

浙江省宁波市1月15日办“甬上乐业”--2021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以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展示推介残疾人创业项目,组织就业困难人员网络专场招聘会。

四川省德阳市将就业援助月活动改为线上举行,上架“就业超市”。首期“就业超市”精选了信义玻璃、凯圣钢结构、天元重工等40家优质招聘企业,提供车间带班长、380菜篮子项目小区团长、商务司机、生产文员等岗位2021个。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就业援助活动以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贫困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为重点,强化宣传引导,全面摸清底数,集中为各类就业援助对象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帮助相关人员就业。1月15日举办2021年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共有35家企业提供400多个岗位,主要涉及房产经纪人、销售、财会、保安、保洁、客房服务等。

]]>
湖南娄底:让技能成就梦想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26.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36:35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眼下虽是隆冬时节,室外寒气逼人,但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政府培训现场一片火热。来自该镇的100名农村妇女正在学习电动缝纫机的操作要领和剪裁技术。

  缝纫制图、裁剪布料、穿针引线、上机缝纫……这些做惯了农村粗活的妇女们,干起精细活来一点也不亚于“纤纤玉手”。

  1月5日,娄底技师学院2021年首期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缝纫工班在游家镇开班,为期10天。授课老师结合学员文化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对她们进行理论讲解和手把手地指导操作,让参加培训的学员真正学到实用技术、掌握实用技能。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制定《娄底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对农村劳动力、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实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以来,市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统筹各方力量,合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至2020年底,全市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基本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展良好。2019年、2020年,全市分别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98万人次、7.02万人次。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劳动力培训愿望和企业用工需求,人社部门探索“培训+招聘”促进就业的新模式,实施“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劳动者培训就业无缝对接。

  娄底双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曾志辉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吃上手艺饭”。多年来,他在广东打工,由于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工资收入并不高。2020年,受疫情影响,曾志辉放弃外出打工念头。

  得知县人社局正在举办技能人才训练营,于是报名参加钳工培训班。通过15天的免费培训,他考取了钳工职业资格证书,如愿应聘到湖南桑园门业工作。如今,在县城上班的曾志辉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

  精准施技,助推脱贫攻坚。娄底市人社部门把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贫困劳动力个人意愿开展“菜单式”培训。培训后由人社部门组织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推荐合适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力享受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带证上岗“一条龙”服务。

  同时,根据不同类型需求和各地特色资源,创新培训模式,送教下乡。依托娄底技师学院,在新化县、涟源市重点乡镇开办新型农民夜校,组织教师把技能培训教学送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白天干活,晚上学技能。

  新化县大熊山是旅游景区,前往休闲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娄底技师学院把景区内拟开办“农家乐”餐饮住宿服务的200多名农民组织起来,开办中式烹调培训班,受到一致欢迎。

  在2020年12月召开的全市返乡农民工稳就业促创业会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娄底技师学院分别与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农民工技能和创业培训合作关系。

  在企业实践中成长的技术工人,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2019年以来,市人社部门依托院校,打造培训主阵地。组织职业院校凭藉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实训中心等平台,围绕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为企业开展各类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逐步形成职业培训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参训人员意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疫情期间,线上培训不打烊。

  2020年以来,市人社等部门组织实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和稳岗扩岗以工代训专项支持计划,对缴纳失业保险一年以上的企业职工,通过自学或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相应补贴,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每人每月500月元(不超过6个月)的以工代训补贴;组织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鼓励企业依托人社部遴选的优质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线上职业培训补贴支持力度。

  沿着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梅龙山曲折的山路一直向上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海。车行至山顶,一座竹海山庄静静地俯瞰着远山与深涧。

  山庄的主人黄炎辉是当地返乡创业的名人,也是乡亲们致富的引路人。2016年秋,黄炎辉夫妻俩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创业培训后,创办鸿隆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300余亩土地,种上黄桃,散养土鸡;后又利用梅龙山生态资源,开办竹海山庄,建成农产品加工厂。2019年,夫妻俩又参加双峰县创客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培训,学习直播带货,系统学习后成功运用于实践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的他,通过合作社入股分红、帮助贫困户就业等方式帮扶村民。

  千方百“技”,点亮自主创业路。近年来,娄底市人社部门重视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大力开展针对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发掘运用本地资源,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更多劳动者在本地顺利就业。

  一技在手,心安稳,步履劲。技能培训改变着你我他,技能之光点亮了众多希望之光、未来之光!(孙娜 邹晶晶)

]]>
广西:加强康养职业技能培训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24.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34:01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商务厅和自治区妇女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康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围绕做好“六稳”工作,服务落实“六保”任务,健全康养服务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工作体系。计划在2021年至2022年间,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15万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6万人次以上;同时加强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康养培训基础能力。

  《通知》明确,从四个方面实施具体工作措施,一是健全康养服务人才培训体系。建立以地方政府为工作主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依托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公共实训基地、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实施载体,根据市场需求和人员就业需求,开展各类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快推进康养服务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通过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联动,不断提高健康照护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员、保育员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培育初、中、高级梯次分明的康养技能人才队伍。三是加强康养服务人员激励保障。强化政府激励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从业人员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四是广泛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建立康养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通过以赛代练,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

]]>
贵州:96567人才服务热线开通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22.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31:33 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精准化、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保障,日前贵州省开通“96567人才服务热线”,切实把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助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96567人才服务热线”,语音呼叫号码为“96567”,全天候24小时提供服务保障。热线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负责受理、代办“贵州省优才卡”以及“贵州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优惠服务事项;负责人才有关政策解答及咨询服务;负责收集人才诉求和问题反映;受理人才相关单位及人员的投诉举报;跟踪督办转办事项办理情况,督促承办单位按规定时限办理并反馈结果。

热线服务将按照“分步组织实施、统筹协同推进、联动强化服务”的原则,先行启动省级“优才卡”和“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享受对象人才服务工作;待市(州)服务热线平台建成后,整体协同开展人才服务工作。

来源:贵州省人社厅     

]]>
海南:大力支持青年就业创业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12.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20:04   海南省人社厅坚持目标导向,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大力扶持青年就业创业,着力提升青年就业技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47596人,年底就业率达到87.37%。实现青年就业见习10218人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6.82%

聚力“三度” 扶持青年就业创业

  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有力度。坚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高水平就业为总目标,密集出台了《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若干政策措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实施方案)》《海南省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推动充分就业、支持自主创业、拓展见习空间和开展就业援助等政策措施,大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提升青年就业服务有精度。聚焦高校毕业生这一青年重点群体,通过加大国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力度开发非营利性公共服务管理岗位保障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三支一扶”招募高校毕业生名额扎实推进“青年见习计划”等硬措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9704人,资金2956万元。

  推动青年投身创业实践有热度。目前已成功举办创业大赛11届,聚集和培养大批青年创业导师,累计吸引创业项目11800多个。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留琼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开设线上线下“创业超市”,提供项目推介、投资对接、市场推广等服务。创立了20余个孵化园区,集聚了40多家投资机构,聘请近150位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服务。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离岗创新创业,拓宽了创新创业渠道。加强青年创业金融服务,将青年群体创业个人贷款额度提升至30万元。

落实“三策” 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

  多措并举,全面落实职业培训政策。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和以工代训。支持企业组织青年职工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重点培养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吸纳青年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以训稳岗。2020年,全省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3627人,以工代训3.9万人次。

  因势利导,全力贯彻创业培训政策。引导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青年群体创业的特点、需求和地域经济特色,开展内容丰富的创业培训。2020年,开展创业培训(SYB)4.27万人次。

  以赛促训,全程执行竞赛选拔政策。2020年组织海南省代表队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青年选手共获得2枚银牌、1枚铜牌和27个优胜奖,9人入选“全国技术能手”,13人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海南省代表团获得“优秀组织奖”。组织开展全省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中级工以上青年技能人才1005人。

强化“三保”  为青年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保障青年参保覆盖率。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青年群体参加社会保险,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渠道,宣传各类社会保险政策。提高青年参加社会保险覆盖率,2020年海南省青年(16-35岁)新增参加社会保险15.77万人。

  保障青年就业权益。大力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将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纳入执法范围。近三年来,组织监察用人单位2.64万家,为青年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案件和拖欠工资“黑名单”,有效促进了青年公平就业。

  保障残疾青年就业。会同省残联等部门出台《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海南省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车间、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阳光助残扶贫车间认定和补贴办法》等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残疾人工作人员培等专项工作2020年,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7922人,组织残疾人技能培训4371人次。

  来源:海南省人社厅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政策 保重点 精服务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10.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18:55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2020年,兵团人社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位的工作,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局势继续保持稳定。

围绕“一条主线,完善政策稳就业

围绕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工作主线,制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稳就业28条措施,涵盖了稳企业、扩岗位、拓渠道、强素质、优服务、兜底线等多个领域。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实施意见》,支持鼓励发展个体经营、新就业形态等非全日制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劳动者就业增收渠道。配套制定《关于切实做好减负稳岗扩就业工作的意见》、《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实施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实化了稳就业政策措施。2020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4.5%;城镇登记失业率2.65%,低于5%的预期控制目标。

紧盯“两个方向,减免补政策同向发力保就业

实施企业社保费减免政策,助力企业减轻用工负担。免征9236家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12.96亿元,减征276家大型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1.01亿元。落实落细就业补贴政策,支持企业稳定用工岗位。为547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23亿元,是2019年的3倍;为1012家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66亿元,较去年增加38.33%;为1473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4亿元,自2015年以来首次全面恢复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为6.29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4.12亿元,较去年增加62.2%;制定实施疫情期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创业补贴政策,为354家企业拨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325.4万元,为728名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房租补贴1090.78万元。

突出“三个重点,拓宽渠道促就业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召开专题会部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明确部门分工,分解落实任务。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保基层运转相结合,基层党政机关空缺岗位100%面向毕业生招录,事业单位空岗专项招聘毕业生计划同比增长190%,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人数较上年增长70%,国有企业50%以上的新增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累计吸引7626名内地高校毕业生到兵团就业,帮扶2454名返回兵团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全力保障贫困劳动力就业,建立贫困劳动力就失业实名制工作台账,组织实施“一户一就业专项行动,统筹就近就地、有组织转移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渠道,帮扶4722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积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和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工作机制,帮扶0.79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就业。

组织“四项活动,精准服务助就业

全面启动线上服务,接续开展线上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活动,累计发布3071家用人单位44542个用工需求。实施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行动,阶段性实施重点企业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建立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累计帮助36家企业解决用工2871人。落实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采取包机、专列等形式帮助疫情期间滞留内地的5969名职工及家属返岗复工,组织专车接收自治区喀什、和田等地340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大规模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建立了兵团职业技能线上学习平台,加大线上培训补贴力度和线上培训资源供给,充分调动职业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积极性,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6.88万人次,拨付专账资金13955万元。

]]>
海南: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广聚英才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01.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11:32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2020年,海南省人社系统坚持服务中心,保障大局,着眼自贸港建设对人才人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扎实工作,配合省委组织部开展全球人才招聘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着眼激发事业单位人才创新活力,打造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新机制

本着以业绩和贡献决定收入水平、包容个性差异、体现人才价值的原则,在全省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试行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制度。一是协议工资制,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和在聘的重点专业、学科带头人或团队核心成员,采取平等协商,“一人一议”方式确定薪酬总额,原则上不超过同层次企业人才薪酬的1.5倍。二是年薪制,主要适用于教育、卫生、科研、文化事业单位引进或聘任的主要负责人、国家级或省级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将年薪分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三个部分,其中基本年薪按照不超过事业单位同岗位人员基本工资一定倍数确定,最高不超过3倍。三是项目工资制,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承担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科研项目符合经费列支的科研人员,由双方协商确定,在相关项目经费中列支,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按照项目任务书确定的方式发放。四是强化考核管理。采取上述任一工资发放方式均要进行绩效考核,以此决定是否发放绩效奖励、绩效年薪和任(聘)期激励等薪酬。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避免事业单位人情考核、默契考核、违规考评,确保激励与约束并重、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对标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要求,大力开展全球人才招聘活动

为广聚人才共同建设自由贸易港,去年3月至10月,会同省委组织部,开展了以“扬帆启航,海纳百川”为主题的全球招聘人才活动,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法定机构共提供6.5万个优质岗位,正式签约人数达5万余人(其中外籍人才384人),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打造具备线上发布、线上洽谈、线上签约等功能的“云招聘”平台,突破了线下招聘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平台累计浏览量550万人次。二是开展“院士直播引才”“主播带你逛招聘会”“用人单位直播带岗”等视频直播活动和访谈节目,吸引人才应聘。三是通过线上海外专属渠道,对高端外籍人才精准邀约,宣传发布海南省人才政策,邮件触达31.9万人次。四是在疫情好转后高频次举办现场推介活动,省内重点聚焦应届毕业生群体举办招聘会及专场对接活动,省外赴上海、广州、杭州、郑州、武汉等城市举办人才招聘、创业项目选拔和自贸港创业大赛,巩固扩大招才成果。

]]>
湖南:精准施策强技能 “四化”培训促提升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800.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10:31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近年来,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政治任务,全面对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总体要求,以“四化”培训为牵引,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2020年,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8.83万人次,专账资金支出12.26亿元,专账资金人均补贴支出1359元,超额完成人社部下达的“双目标”任务。

政治加强,深化全员参与

强化提升政治站位,整合各方资源,全员号令、主动出击,凝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最大合力。一是坚持高位推动。2020年,省委省政府将“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首次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上升为各级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实现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压实到各级政府。二是坚持上下齐动。省厅第一时间组建专班,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第一时间全面展开,制定工作方案,实施专项行动。各级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班的作用,切实履行市县两级的属地责任。三是坚持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协同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科技专家服务团“村播带货”科技服务、“湘女素质提升工程”大培训、“点亮万家灯火”托底帮扶残疾人就业培训等系列行动,在全省形成了省级统筹、部门参与、市县实施、全员动员的工作格局。

扶持加码,优化培训供给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湖南省持续创新思路举措,不断优化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一是补贴提标。将现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普遍提高50%,最低标准由原来的550元提高到825元,最高标准由原来的2900元提高到4350元。二是工种扩面。将现行补贴目录内的213个工种扩大到可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所有工种,实现补贴工种全覆盖,企业和劳动者按需选择培训工种,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服务到位。大力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创新推进以工代训,实现有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培训全覆盖。探索开辟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培训认定绿色通道,放宽特殊行业、重点产业认定门槛,实行一次性集中申报、一次性专家评审、一次性审批送达,简化补贴手续,免除发票提供。

监管加倍,强化数据运用

充分运用平台大数据,消除“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提升培训质量,强化资金安全,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全程线上运行。一是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在线办理。依托湖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人社部门开展的政府补贴性培训从开班申请、结业考核、补贴申请、审核等全过程网上办理,网上取数,切实做到培训补贴“凡补必进,不进不补”。二是培训机构和工种目录在线选择。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不仅是培训业务经办系统,同时也是全省1700多家培训机构(含企业培训中心)及其培训项目的公开平台。湖南省致力于依托该平台打造职业技能培训“超市”,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在线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按需点单。三是关联数据在线比对。与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系统和湖南省失业保险经办系统建立系统数据比对机制,实现数据共享比对,杜绝将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提升行动补贴范围,防止重复享受培训补贴,并建立与财政按月对账制度,确保了资金安全。

行动加速,细化责任目标

去年初,湖南省召开工作部署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动员。自5月份起,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黄金期,抢进度、赶时间,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一是定期调度通报。建立了月调度、月通报机制,每月通报各地开班数、结课数、资金审核数、完成比例等,促使各地知晓差距、查找不足、迎头赶上。二是及时调剂资金。为助力各地加大推进力度,省人社厅商财政厅先后两次对资金出现缺口的5个市州54个县市区和9个市州59个县市区共调剂资金3.3亿元,极大提升各地工作积极性。三是开展重点督导。对培训工作进度慢、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地区,进行一对一工作指导和督促,对问题突出、持续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约谈,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
河南:创新举措 克难攻坚 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799.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09:08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2020年,河南人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人社部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创新举措克难攻坚全力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0.7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3%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5.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紧盯“四个重点”促就业,切实稳定就业局势

紧盯高校毕业生群体出台含金量高的18条措施,制定实施“321”计划(促进企业吸纳30万人就业、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录(聘)用和扩招入伍等实现20万人就业、支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促进10万人就业),重点开展“七个专项行动”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国有企业就业引领、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招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大规模招聘、贫困家庭就业帮扶、创业带动就业,促进62.19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紧盯农民工群体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对接,推动省政府签订省际合作备忘录,创新实施输出有组织、健康有监测、承运有防护、送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四有一可”模式,帮助1373万农民工返岗复工。深入开展“豫见·苏州”等重点城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精准对接活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农民工流动监测模型,利用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行为轨迹技术,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研判农民工就业形势,精准采取应对措施三是紧盯就业困难群体创新制定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实现“就业年龄、上岗期限、保障水平”3个突破,进一步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建立“优先安置机制”,促进11.26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40.8%。四是紧盯贫困劳动力群体实施贫困劳动力优先组织就地就近就业、优先组织外出务工输送等“七个优先”政策,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一对一”精准帮扶,促进203.91万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应就业尽就业。

实施“三项行动”强技能,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一是实施省部共建全民技能振兴行动。积极发挥人社牵头部门作用,协调发改、财政、教育等17个部门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格局,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44.33万人次,同比增加5.8%。疫情期间,联系企业进行政策宣传,量身定制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充分依托各类职业培训服务平台开展线上培训,300余万人实现边提升、边工作、边挣钱。二是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以训稳岗、以工代训为重点最大程度拓宽补贴性培训范围开展补贴性培训270.27万人次,支出培训补贴17.26亿元,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实施职业培训依法推进行动。以深入实施《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为契机,修订完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制订《河南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持续开展职业培训法治示范区建设,依法推进职业培训高质量发展。

强化“三轮驱动”助创业,切实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凝聚合力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返乡创业工作,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会议部署推动。出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4条措施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批准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已实现投资75.45亿元。成立河南省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团,积极指导帮助解决项目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难题。二是实施品牌驱动。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通过链条延伸、产业转移、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等模式,因地制宜规划引导返乡创业项目,形成“平舆防水”“鹿邑尾毛化妆刷”“确山小提琴”“汝州汝绣”等一大批知名返乡创业品牌,驱动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注重示范带动。评定36个省级示范县、105个示范园区、201个示范项目和181个“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发放奖补资金1.72亿元,激励和带动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目前,返乡创业已成为河南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

]]>
山东:强化法治引领 奋力改革攻坚 大力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发展新高地 http://www.kmweimei.com/a/202101/497798.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企业新闻网 2021/1/29 15:08:37 来自人社部网站消息,山东省人社厅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加强人才立法,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优化人才服务,努力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生态。

坚持法治引领,加快构建法治化的人才发展格局

顺应人才竞争的新趋势、新要求,加快推进人才立法,2020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人才工作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理顺部门职责。聚焦解决人才职能九龙治水、人才政策政出多门、人才项目繁多等问题,《条例》规定,人社部门负责人才服务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市场培育、人才政策组织落实等工作,为人社部门标定新坐标、新定位。二是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条例》规定,建立杰出贡献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支持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方式,鼓励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分配方式。三是强化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发挥用人主体的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了用人主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制度创新,加快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发展松绑

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下放高层次人才招聘权、岗位设置权、职称评审权,将高层次人才或博士的招聘,由事前审核改为事后备案。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变刚性比例控制为灵活区间调控,分类提高高级岗设置比例,为人才发展拓展岗位空间。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修订24个系列人才分类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破除“四唯”倾向;开展工业互联网、船舶与海洋工业装备、智能制造等特色专业职称评价试点,引导人才投身“四新经济”。完善人才薪酬激励机制,落实用人单位分配自主权,将高校奖励性绩效比重提高到70%;出台创新人才薪酬激励若干措施,探索实施协议工资制、年薪制,288名省属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享受绩效工资倾斜。

坚持引育并举,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产业大军

大力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实施优秀高校毕业生倍增计划,精心组织“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人数实现倍增;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引进博士、博士后1700多人,博士后站达516个、在站博士后5029人。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开展“互联网+”乡村人才培训,培训农民工60余万人次。创新乡村人才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基层职称、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直评直聘等三项制度,基层高级职称获评人才达1.8万人,2万名乡村人才通过“直评”获得中高级职称,2020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职称。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试点,已招募173人,合作项目146个,资金近7亿元。扩大三支一扶”规模,招募大学生2570人,增长约40%。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288万人次。建立“互联网+”培训模式,打造“鲁菜师傅”、家政服务等特色培训品牌。全面推广新型学徒制,开展“金蓝领”培训,新增省技术能手213人。率先规上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408家企业获得自主评价权,10万多名职工获得技能等级证书。探索设立企业特级技师岗位,按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待遇。率先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贯通发展。搭建高层次人才沟通对接平台,举办第十一届“海洽会”暨首届山东人才发展大会。

坚持流程再造,加快提升人社部门人才服务质效

大力推行“四个一”,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品牌。推行“一张网”多层次服务,建立服务协调小组、服务窗口、服务专线等一体化的人才服务联动机制。推行“一卡通”全方位服务,为5952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提供43项贴心服务。推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配备服务专员8849人,为高层次专家配备健康、法律顾问357人。推行“一网办”零跑腿服务,申领“惠才卡”、发放津补贴等人才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切实增强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

]]>
免费永久看黄神器,免费可以看亏亏的软件破解版,免费永久无码拍拍拍,免费的看黄软件看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