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纵深 中国企业新闻网 http://www.kmweimei.com http://www.kmweimei.com/images/rss_logo.jpg http://www.kmweimei.com/news_list.asp?ClassID=44 Copyright 2007 - 2015 GDCEN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zh-cn www.kmweimei.com 贸易摩擦猪肉股价涨大发 业内:进口猪肉占比小怕啥?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47.html www.kmweimei.com 每日经济新闻 2018/3/26 10:47:58   在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产品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其中包括猪肉及制品项,拟加征25%的关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受利好行业消息刺激,3月23日,A股市场猪肉概念股逆市上涨,其中,新五丰、大康农业涨停,龙头温氏股份盘中涨幅超7%,收盘时涨幅也达到3.66%。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下降,一度跌破行业养殖成本线,在此背景下,中美贸易战对国内猪价能否带来提振?(推荐阅读>>价格迎拐点关注成本优势 生猪养殖业曙光初现)

  A股猪肉板块大涨

  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其中,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根据清单,猪肉及制品项目,包括鲜或冷的带骨猪前腿、猪后腿及其肉块;其他鲜或冷的猪肉;其他冻整头及半头猪肉等共7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受贸易战升温利空影响,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万洲国际(00288,HK)当日盘中一度跌逾10%。收盘跌4.65%,报9.03港元。

  根据公开资料,万洲国际是双汇发展的母公司,其收入最主要的便是来自中国及美国市场。万洲国际去年前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额162.85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总额为96.3亿美元,占比达到59.13%;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总额为54.58亿美元,占比约为33.52%。

  反观A股市场,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对农业板块无疑是一大利好。3月23日,有超过10只农业相关股涨停。生猪养殖企业中,大康农业(002505,SZ)、新五丰(600975,SH)涨停,此外,行业龙头温氏股份(300498,SZ)盘中涨幅一度触及7.65%,唐人神(002567,SZ)、雏鹰农牧(002477,SZ)涨幅分别达到4.98%、4.28%。

  据了解,2017年,我国全年猪肉产量5340万吨,增长0.8%。

  对美国将造成影响

  对比日前资本市场上生猪相关个股的股价飙升,在猪肉市场上,生猪价格“一蹶不振”已久。

  事实上,自去年开始,猪价在经历“疯狂猪周期”后,便开始陷入低迷,从超过20元/公斤一路向下。广发证券研报指出,今年2月起,猪价快速下跌,春节后延续跌势,步入3月后,价格逐步震荡。搜猪网数据,截至3月22日,全国肉猪出栏价均价10.38元/公斤,跌破行业盈亏平衡线,自繁自养出栏预计平均亏损153.71元/头。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对进口猪肉的增税,能否为国内低迷的生猪行情带来提升?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从美国进口猪肉关税的限制,对于国内生猪行业,确实是一大利好,但其影响程度则有待观察。

  “首先,从数量上来看,进口猪肉数量看着很大,但实际上,占我们国内无论是产量还是消费量,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一位供职于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人士表示,进口限制带来的对行业的利好刺激,实际上远不如国内生猪价格能够上涨,“哪怕是上涨0.5元/公斤。”

  据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介绍,虽然进口猪肉价格低于国内猪肉价格,但目前来说,国内猪肉价格已经很低,因此,国内市场对进口猪肉意愿不强,“即使没有这个关税限制,今年的进口猪肉数量也会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冯永辉表示,虽然对国内影响较小,但对美国而言,一旦对美国猪肉增加关税,美国生猪养殖行业将面临重大打击,“虽然前两年,美国猪肉往中国出口的量不如欧洲的大,但它的增幅很大,因此,美国生猪养殖行业对中国市场是一片看好,他们认为可以大量卖入中国市场,很多扩大产能的。”

  记者多方采访得到的数据为,2013年~2015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维持在围绕11万吨浮动;2016年,这一数值上升至21.6万吨,涨幅接近100%;2017年,受国内猪价大幅下跌影响,从美国进口的猪肉约为16.6万吨。近两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占年度猪肉进口总额比例均在13%左右。

]]>
人事地震后称要上市 加多宝被指转移视线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45.html www.kmweimei.com 国际金融报 2018/3/26 10:47:14   3月21日,加多宝爆出一场人事大地震:集团总裁王强和副总经理徐建新双双被解除职务。

  加多宝董事长办公室近日发布的董事长陈鸿道“致员工的一封信”中表明:“集团董事局解除集团总裁王强及集团副总经理徐建新所有职务。同时,集团董事局委任李春林担任新的集团总裁,主理加多宝及昆仑山一切事务。”

  这份免职公告措辞毫不客气,字里行间透露出这件事似乎并不简单。

  据了解,加多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目前只有陈鸿道、杜煦龄两人。也就是说,被解除职务的王强、徐建新只是职业经理人,不过,他们两人也算是加多宝的元老,跟随了陈鸿道多年。

  品牌营销专家陈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对元老级人员如此不留情面,有可能是他们存在违规行为,触犯了董事长的“底线”。

  两位职业经理人究竟做了什么?

  业绩危机

  据媒体报道,王强是做销售出身,上任后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加多宝经销团队的稳定,协助公司顺利度过规范期,2015年年底,王强由加多宝广东分公司营销总经理升任副总裁,主要负责加多宝营销管理工作。从副总裁到总裁,王强管理加多宝公司至少已两年多时间。

  而新上任的加多宝集团总裁李春林则曾经担任过加多宝集团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

  “如果业绩很好,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都可以掩盖住,但业绩一旦不好,那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陈鸿道的免职、任职命令有强化管理的目的,也有加多宝业绩承压的缘故。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业绩的问题。

  多名行业专家也表示,对于加多宝集团和陈鸿道来说,业绩就是一切的根本,只要业绩不上去,该走就得走。

  就在去年,加多宝已经历了一轮高管离职、大裁员、工厂停产风波。

  “一方面,整个凉茶行业经历了10年高峰期,目前趋于饱和,发展趋势减缓;另一方面,官司和商战对加多宝造成了很大的损伤。”徐雄俊表示,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商战情况可谓惨烈,两家都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去争夺市场和渠道,导致利润下滑,尤其是加多宝,在2012年至2014年间,光品牌改名就花费了近100亿。

  “2015年,加多宝和王老吉市场份额(销售额)的比例大约为6∶4,现在情况已经反转,比例接近4∶6。”东兴证券消费组首席分析师刘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被官司牵扯了大量精力的加多宝,正一步一步被广药王老吉蚕食市场。

  近三年来,加多宝内部人事变动率较高,在加多宝此次消息曝出之后,《国际金融报》记者多方打探,从业内人士到媒体同行,竟然纷纷表示,没有加多宝在职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而记者连续拨打多个加多宝公司内部人士的电话,回应称“已离职”、“我认识的中高层也基本走光了”。

  转移视线?

  就在加多宝的免职事件上了新闻热搜后,3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加多宝党委书记庞振国回应媒体称,加多宝任命资深高管李春林为集团总裁,全面负责加多宝及昆仑山业务,是为上市做准备。

  3月21日,李春林已召集集团管理层召开会议,确定加多宝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二次创业,开源节流,整合优势资源,三年内实现公司成功上市。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该回应有掩盖热度、转移视线的目的。

  “在业绩情况最好的时候,加多宝都没有上市,这个时候争取上市,我觉得难度很大,而且,李春林要是也做不出成绩,被免职是一定的。”一位加多宝前高管如是表示。

  就在加多宝人事地震后,外界解读为给中粮进驻“铺路”。2017年8月10日,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包装(港股00906)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入股加多宝。

  曾在2009年被中粮收购的蒙牛,就在中粮“三年不干涉”承诺到期后,随着十大创业元老悉数离职,宣告中粮时代的来临。

  而今的加多宝,中高层元老也已经走了不少,且值得注意的是,据网易财经报道,虽然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目前仍是加多宝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决策者,公司相关人事任命由其掌控,但其个人目前仍处于被中国警方追捕阶段。

  远程操控的陈鸿道能否好好管理加多宝?而加多宝又是否会被中粮渗透,走向“中粮化”的命运?

  “‘中粮化’的可能性很大。”一位接近加多宝的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陈鸿道在一步步清理加多宝的“元老”,或许是已经接受了中粮接盘的结果。“官司局面不好,市场一再被掠夺,这使得加多宝越来越别无选择,必须背靠中粮这棵大树。”

  该人士还表示,中粮入驻加多宝是有上市的目的,但那应该是很久以后,在清洗各种违法违规“印记”、挽回业绩后,目前推出上市计划过早,应该只是提振一下市场。

  这一切是新上任总裁李春林必须面对的,而他还面对着更多的问题:团队不稳,业绩下滑……

  “加多宝近年来的发展受到很大挑战,公司的业绩、团队建设、终端表现都跌破了陈鸿道的底线,所以其必然进行人事变革,免职事件也突显出加多宝运营中的危机。”中国食品(港股00506)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
九鼎集团回应停牌长达3年内情 跨境收购富通保险耗时较长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44.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 2018/3/26 10:46:54   停牌已逾千日的新三板第一股九鼎集团,终于宣布将于3月27日复牌。

  3月23日晚,九鼎集团连发15条公告,除了向望眼欲穿的股东明确复牌时间外,还宣告了多项重大事项,其中包括拟推进下属子公司富通保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事宜;九鼎控股或其关联方将在未来12个月内以不高于5元/股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10亿元;拟将公司股票转让方式从做市变更为集合竞价转让方式;取消向上市公司九鼎投资转让九泰基金、九信资产、北京黑马自强三家公司股权。

  另外,九鼎集团还披露,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3月24日下午,九鼎集团召开了投资者交流会,创始人吴刚、黄晓捷等高管就投资者提出的包括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股价、是否会退市、债务情况、受证监会调查等相关问题做出回应。

  回应漫长停牌内情

  大股东10亿元增持维稳股价

  2015年6月,为收购中江地产,九鼎集团宣布停牌。此后,这桩交易虽然于当年11月份就完成交割,但因在此期间,九鼎集团收购富通保险构成重大重组,只能继续停牌。

  这一停牌就停了三年多,对此九鼎集团解释称,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收购富通保险是跨境交易,涉及环节众多,需要与国内、中国香港及富通保险母公司所在国比利时的多个监管部门交涉。公司坦言,因为外汇管理政策变化,以及第一次海外大型收购缺乏经验,导致耗时较长。另一个原因是,当收购富通保险接近尾声时,恰逢股转公司出台政策对新三板私募机构进行整改,导致停牌时间再度拉长。

  不过,由于停牌时间较长,基于部分股东的流动性压力,市场也担心九鼎集团此次复牌后公司股价短期承压很大。

  为稳定市场信心,九鼎集团在复牌同时也发布了一项大股东的增持计划。基于对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大股东计划增持10亿元。

  同时,九鼎集团还抛出了另一利好事项。据悉,富通保险日前做出决议,授权管理团队尽快推进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事宜。富通保险的上市有利于充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平台,完善保险板块的资本补充机制,进一步提升集团保险板块的价值。

  否认资金链问题

  实际资产负债率仅24%

  对于外界一度盛传的资金链问题,九鼎集团此次直接予以了否认,并称目前集团财务状况良好。在公司母公司层面,账面净资产为264亿元,公允净资产达500亿元,并且在公司资产结构中,现金、短期理财、股票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高流动性资产占绝大部分。

  而在债务方面,九鼎集团方面强调,虽然从表面看,公司目前债务较多,高达600亿元-700亿元,但这些绝大部分是新收购的富通保险的保单准备金产生的,而保险负债都是良性的,这些负债的期限很长。对投资性公司来说,应该关注总部负债,就此来看,公司总部有息负债大概160亿元,实际资产负债率仅为24%。未来公司会尽量保持低负债甚至零负债。九鼎集团绝对没有任何账外的隐形的负债。

  至于为何近两年公司加快退出一些私募股权投资,进行所谓“清仓式”减持,九鼎集团表示,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公司经营的基本模型,就是投资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帮助它持续发展并实现IPO之后,在适当的时机退出股份。

  无意当金控平台

  年化增长目标不低于15%

  此前,随着九鼎集团集齐多张金融牌照,市场也有声音认为其已显露打造金控平台的野心。

  对此,九鼎集团此次明确发声:无意于当所谓金控平台,将坚持专业、纯粹的投资公司定位,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九鼎集团表示,公司的业务模式分为控股经营性投资和参股财务型投资两大部分。公司控股经营型投资中,既有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公司,也有通信设备制造、房地产等实业类公司;公司参股财务型投资中,既投资过天风证券、中再保险等金融类企业,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投资了400余家实体企业。因此,金融行业只是公司投资业务中的一个领域。

  关于未来发展规划,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未来仍然具有非常良好的商业和投资机会,因此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抓住发展机遇。在经营方面,将重点做好保险业务的开拓和发展,在投资方面,将重点投向消费、服务、医药、医疗、互联网等相关细分领域中的优秀企业。

  据悉,过往3年九鼎集团每股净资产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8%。九鼎集团表示,随着投资规模和净资产的不断上升,继续维持过往接近28%的复合增长会越困难,但未来10年-20年里目标是做到不低于年化15%的增长率。

  而对于为何会受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公司此次虽未披露具体事项,但表示,由于旗下业务广泛,尤其金融业务不少,所以监管层检查较多。公司一直坚持阳光、规范的宗旨,但难免在规范或披露上有些瑕疵,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进一步改善。(作者:谢岚)

]]>
加加食品再抛“蛇吞象式”重组 欲48亿收购金枪鱼钓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42.html www.kmweimei.com 投资者报 2018/3/26 10:45:34   加加食品拟以48亿元高价收购金枪鱼钓全部股权,而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不足2亿元,这样规模的收购,令投资者不得不疑惑,这到底是重组还是借壳?

  时隔一年后,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加食品”,002650.SZ)再现重组迹象。

  近日,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拟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枪鱼钓”)100%股权,这项交易作价48亿元。

  如此高额的对外收购,投资者自然会关注这项交易是否值得。那么,此次拟被加加食品收购的金枪鱼钓前三年盈利情况如何?在做出高额的未来盈利承诺之下,如果完不成业绩承诺,有什么补偿措施?这笔收购的价格相比于该公司目前的净资产有多大比例的溢价?

  就以上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分别通过电话和邮箱联系加加食品相关人士,尽管公司相关人士告知会给予回复,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任何答复。

  是重组还是借壳

  加加食品公告称,公司已和金枪鱼钓实际控制人励振羽签订了《关于购买资产事项的意向书》,各方就交易方式、交易作价等事项达成初步意见,但尚未就重组事项签订任何形式的正式协议。公司预计在不超过1个月的时间内披露本次重组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金枪鱼钓成立于2000年,经营一支由31艘超低温延绳钓渔船组成的船队。主要从事金枪鱼的远洋捕捞和销售,是较早进入中国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超低温金枪鱼。按金枪鱼钓官网的说法,该公司为日本最大的中国高端金枪鱼供货商。

  倘若这次重组完成,金枪鱼钓将成为加加食品子公司,并承诺2018年至2020年,实现的合计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年的净利润最少要达到4亿元。

  如此高的业绩盈利承诺,对比金枪鱼钓现有业绩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如果完不成业绩承诺,有什么补偿措施?而此前三年金枪鱼钓的业绩情况如何?加加食品并未对此进行披露,也未就此回复《投资者报》记者的提问。

  此外,引人注意的是,加加食品这次重组看似收购,但也像是金枪鱼钓“曲线上市”。而在此之前,金枪鱼钓曾多次想进入资本市场都以失败而告终。

  2014年下半年,金枪鱼钓曾以中国金枪鱼产业集团名义申请在港交所上市,但其招股书遭到数家环保组织的抗议和举报,从而撤销了上市申请;2016年上半年,金枪鱼钓试图“借壳”深市主板公司东方钽业,但没过几个月便终止了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由此,金枪鱼钓首次“借壳”上市梦破灭。

  此次加加食品拟收购金枪鱼钓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可能要等到详细的重组方案出来才能看出端倪。

  多元化屡屡受挫

  值得注意的是,自加加食品上市以来,一直就想通过多元化来寻求突破,但却屡次受阻。

  2015年,加加食品斥资5000万元收购云厨电商51%的股权,后者的主营业务为在互联网从事销售及配送业务。然而,2016年及2017年前10个月,云厨电商都出现了亏损,亏损额分别为1886.54万元和748.98万元。截至2017年10月底,云厨电商所有者权益为-3249.32万元。为了止损,2017年12月底,加加食品以0元的价格将云厨电商的这部分股权“送”了出去。

  2016年年底,加加食品宣布以1亿元受让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股权,后者主要从事企业级存储、云存储等软、硬产品研发及销售。不过,该项投资在2017年7月却又被宣告终止。

  去年4月,加加食品还曾筹划收购湖南辣妹子100%股权。期间因加加食品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家族与辣妹子关联密切,市场一度质疑其“左手倒右手”。停牌半年后,加加食品宣布终止重组,原因是交易对方未就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上市后业绩平平

  多次重组失败除了外在因素,或许与加加食品的“内在功夫”不无关系。

  加加食品自2012年上市以来,其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6.57亿元增长至18.9亿元,增长率仅为14%;净利润却一直未能超过上市之初的1.76亿元。根据2017年业绩预告的数据,加加食品的净利润为1.61亿元,反而比2012年下滑8.5%。

  对比同为调味品上市公司的海天味业,加加食品则远远不如“后来者”。海天味业年度净利润从2012年的12.08亿元攀升至2016年的28.43亿元,5年上涨1.35倍。海天味业2017年三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08.46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25.39亿元,同比增长24.49%。

  毛利率方面,在同类酱油上市企业中,2016年海天味业毛利率为47.54%,千禾味业2016年酱油产品毛利率为48.76%,加加食品仅为35.55%。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酱油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显示,酱油行业内,海天占据龙头地位,2015年,海天酱油产量占全国酱油产量的13.63%,渠道上占据广东20%~25%的市场份额,覆盖全国市场2000多个县市,尤其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较高;厨邦酱油占据广东20%的市场份额,省外竞争力偏弱;加加食品强势区域集中在华中的湖南地区。

  如此看来,正所谓“打铁还得靠自身硬”,加加食品想要收购成功,最关键的还是做好主营业务,改善公司业绩才是“正道”。

]]>
重庆地产龙头金科股份营收下滑 拿地凶猛负债扩张重返主城区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39.html www.kmweimei.com 投资者报 2018/3/26 10:44:53   金科股份前两年曾将战略重心转移到重庆区县,近一年来重返主城区,效果如何尚待观察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给区域型房企带来了利好。其中,川渝区域房企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起家于重庆的金科股份(000656.SZ)在2017年销售额为760亿元,排名第27位,而在2016年,其销售额为455亿元,排名30位。

  那么这家重庆房企近几年经营状况如何?未来发展势头会怎样?近日《投资者报》记者致电致函公司,一位男性证券代表称,目前公司处于被年报静默期,不方便回答问题。

  业绩不增反降

  虽然金科股份2017年销售额上升了3位,但就已公开的2017年三季报数据来看,其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下滑,营收180.7亿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下滑17%。经营现金流净额也是这几年首次出现大幅度下滑,为-142.9亿元,同比大降732%。销售毛利率18.6%,同比下滑约3个百分点。

  金科股份怎么了?

  金科股份较大部分营收来自于重庆,据相关数据,2016年,其在重庆地产市场的份额为4.43%。2017年,金科股份重庆主城销售业绩绩达182.14亿,大重庆范围内,金科业绩达316亿,而在整个2017年,其总销售额为760亿元。所以金科股份业绩的好坏与其在重庆的布局有很大关系。2014年左右,金科股份曾将重点从重庆主城区转移,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重庆的各个区县,还曾一度被戏称为“下乡知青”。但相对于主城区,区县地区的去库存周期更长,曾有不少小开发商就此资金断链,楼盘烂尾。

  自2016年起,金科股份重返重庆主城区,在城市核心区不断攻城略地,据克尔瑞机构统计,截止到2017年年底,金科股份已成为重庆主城土地储备最多的房企。但是,因为前两年在区县的布局,2017年,区县市场整年成交133.86亿,占比42.36%,比例仍然较高。

  在这样的布局变化下,金科股份近几年的具体经营又如何呢?首先从现金流量表中的采购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这一指标来看,2016年、2017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17亿元、3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36%。这说明进入2017年以来,金科股份拿地迅猛,大举扩张,筹码更多放在重庆主城区。

  而从其存货来看,2016年、2017年前三季度分别为715亿元、931亿元,先是下滑0.88%、后又增长29%,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科股份2016年的发展战略多以去库存为主,进入2017年又开始扩张。

  除此之外,金科股份的负债情况和资产结构近几年表现又如何?看一家公司的资产,首先要对其资产进行大体分类,具体可分为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经营类资产,而经营类资产又包括周转性资产(如存货项目、货币资金)和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而多数房地产公司都没有太多的长期资产,资产主要集中在存货项目和货币资金上面。

  而且,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资产负债率都较高,但更应该关注的是有息债务率,有息债务即需要偿还利息的债务,比如银行借款等。有息负债率越低,证明企业的举债成本越低。《投资者报》记者大体推算出金科股份的有息债务,2016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89.1亿元、608亿元,有息债务率分别为43%、50%,三个季度过后就增长了7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金科股份的负债总额已达到1206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84.8%。2016年其负债为1092亿元,负债率当时是79%。

  对比万科,虽然2017年前三季度其负债率也为83%,但同期,万科的有息负债率仅为11%,这也意味着金科股份相比万科来说,举债成本还是有较大差距。

  除了有息债务,公司负债还有经营性负债,包括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些负债是不需要偿还利息的,相当于免费占用别人的资金。而房地产公司在开发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用的外界的资金,经营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公司自己投入的越少,现金流也就更加宽裕。而金科股份2016年、2017年前三季度的经营负债(包括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分别为478亿元、598亿元,经营负债率分别为55%、49%。而同期万科的经营负债率为84%、88%。这意味着,金科股份在实际运营中,自己投入的资金更多,现金流弹性相比万科有一定差距。

  而用经营性资产(存货和预付账款)减去经营性负债,可以计算出金科股份2016年、2017年前三季度的营运资本需求分别为273.3亿元、409.3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227%,这个比例越高,意味着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钱才能带来相同的营收。而同期,万科此项数据分别为-20%、-205%,这意味着万科靠外界的钱就可带来同样的营收,而金科股份则需要投入更多自己的资金。

  且从金科股份的毛利率来看,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为18%,同期万科毛利率为31%。

  年报期高管减持

  近日,金科股份又出现高管在年报窗口期减持13万股的情况,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在上述监管函中指出,金科股份预约于2018年3月28日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王洪飞作为金科股份的联席总裁,于3月9日卖出金科股份13万股股票,交易金额68.69万元。

  深交所认为,王洪飞上述行为违反了 《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第3.8.15条的规定。深交所表示,希望公司及全体董监高吸取教训,严格遵守《证券法》、《公司法》等法规及《股票上市规则》、《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的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披义务,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此外,其前不久也收到了监管函,主要是在增持中出现了短线交易。而且,王洪飞的年薪曾创下重庆上市公司之最,2016年其年薪达到1089.81万元。

  这位高管在年报公布前夕减持,是否意味着其并不看好公司2017年当年业绩,因此提前抛售以避获利免得之后股价下滑、资产缩水?这也难怪投资者要打个问号了。截至2018年3月23日,金科股份股价为5.14元,市盈率21倍,高管减持消息爆出之后,股价就一路走跌。

]]>
养元饮品“闪电”破发值得反思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37.html www.kmweimei.com 北京商报 2018/3/26 10:44:05   养元饮品“闪电”破发,说明23倍的新股发行市盈率“红线”并非安全牢靠,对于一些企业而言,甚至可能出现高估的情形。本栏建议应该适度降低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让新股以更加合理的估值登陆资本市场,从而减少上市后新股破发的情形,降低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伤害。

  近期,有消息称管理层已经对IPO净利润指标有了新的要求,对于IPO新申报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8000万元,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元。本栏认为,监管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那么作为新股定价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市盈率,也应该加以严格限制。

  从养元饮品来看,公司可以类比承德露露,承德露露市盈率大约在21倍上下,那么养元饮品的发行市盈率应该定在15倍或者更低的水平,因为承德露露上市多年,其估值水平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也就是说市场对于承德露露目前的市盈率水平是较为认可的。如此看来,从中长期而言,养元饮品的估值水平应该与承德露露相差不大。而在此种情形之下,养元饮品的发行市盈率越高,公司股票上市后面临的投资风险越大,且破发的风险也就越大。因而,养元饮品上市后“闪电”破发,除了近期大盘因素以外,与估值水平不被市场认可仍有很大的关系。

  在本栏看来,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制定可以参考两个标准,一是“一刀切”地设定15倍为市盈率的上限,二是参考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打7折计算,选两个标准孰低作为最终的市盈率上限。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尽量降低破发的风险,二是给中签投资者留出相对多一点的利润空间,这对于新股持续发行很有好处。

  从某种程度来说,降低发行市盈率也能从整体上降低市场对新股的炒作风险,促使新股的估值水平更为合理。在发行市盈率进一步降低之后,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距离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将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则是对于中签投资者的回报,也是留给二级市场炒新的空间。由于留存的炒新空间较原来更大,因而在上市后同等情况下,新股即便是遭遇大幅炒作之后,对应的估值也不会很高,很可能才刚刚达到行业平均水平,或者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并不多,这也降低了参与炒新投资者的风险,直接避免了新股的暴涨暴跌。

]]>
海航控股洽购“海航系”资产 海南国资委或让渡控制权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35.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时报 2018/3/26 10:42:57   自1月10日停牌的海航控股(600221)进一步披露重组动向。

  海航控股3月23日晚间公告,将收购海航集团及其控制企业、独立第三方的标的资产。该交易虽预计不构成借壳上市,但或导致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故公司股票拟自4月10日起继续停牌不超2个月。

  该交易中,海南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海航控股拟收购海航集团资产,这种交互性的资产收购背后,反映出海航系对自身业务结构的求变之意。此外,该交易可能带来的股权结构变化同样耐人寻味。

  打包收购海航系资产

  3月23日晚间,海航控股披露与交易对方签订重组框架协议,拟重组标的渐次揭晓,共涉及7家公司,均来自航空主业、维修、飞行训练、酒店等与公司主营业务紧密相关的领域。

  根据公告,重组双方已达成初步意向,海航控股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分别购买海航航空集团持有的海南天羽飞行训练有限公司( “天羽飞训”)、海航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海航技术”)及 SR Technics Holdco I GmbH( “SRT”)全部或部分股权;购买海航集团及其控制下的相关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桂林航空有限公司( “桂林航空”)、西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西部航空”)、海航酒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酒店控股”)及某境外酒店企业全部或部分股权。

  其中,海航控股拟通过交易最终取得西部航空、海航技术、天羽飞训、酒店控股,以及境外航空维修公司SRT与某境外酒店企业的控制权。另外将参股桂林航空。

  需要指出的是,交易对方之一的海航航空集团实际隶属于海航集团。工商资料显示,海航集团持有海航航空集团的比例为38.57%。也就是说,此次交易即海航系向上市公司打包注入集团资产,并实现融资需求。

  方案显示,此次交易方式除了涉及发行股份、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同时将进行配套融资,具体方案则正在沟通、协商和论证中。另外,此次重组存在导致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的可能性,预计不构成借壳上市。

  从重组标的看,上市公司正在进一步强化航空主业,而海航集团也在同步进行着“瘦身”计划。

  不过,鉴于交易标的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范围较广、规模较大且海外标的重要子公司涉及境外上市公司,需与境外监管机构商讨及论证的事项较多;交易方案涉及发行股份购买海外资产,海外标的估值比重预计占此次重组规模的48%至65%,最终资产规模、境内外资产占比及交易价格等尚需确定。此外,此次交易尚需大量沟通、谈判、论证及包括国有监管部门在内的境内外监管机构事前审批等,公司预计无法于首次停牌之日后3个月内复牌,拟申请自4月10日起继续停牌不超2个月。

  此外,海航控股于3月22日晚间披露了2017年报,率先揭开航空股“成绩单”。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99.04亿元,同比增长47.26%;实现净利33.23亿元,同比增长5.89%,基本每股收益为0.182元/股。

  海南国资委或“让位”

  在海航系各上市公司中,海航控股的股权结构相对特殊。海航控股虽为海航系旗下公司,但溯源其股权结构,公司控股股东为大新华航空,穿透后最终实控人为海南省国资委。因此,海航控股并不是海航系的嫡系成员。

  目前,海航系A股公司共约10家,除海南省国资委旗下海航控股,海航系还通过港股持有东北电气,并拥有其他8家由慈航基金会实控、海航集团间接控股的A股公司。

  这8家慈航基金会旗下公司分别为:海航实业板块旗下航海基础、供销大集、海航投资;海航资本板块旗下渤海金控;海航科技板块旗下天海投资;海航现代物流板块旗下海越股份;海航旅业板块旗下凯撒旅游、海航创新。

  而早在2006年,海航控股的实控人即已变更为海南省国资委,不过,公司管理层多数来自海航集团。因此,若上述交易导致公司实控人变化,对整个海航系来说是较为重大的变化。

  去年以来,海航系的“资金流动性”状况备受市场猜测及关注。从近期海航系上市公司的动作看,不难看出集团求变之意。

  自去年底开始,特别是进入今年1月,海航系A股公司密集停牌,这在A股市场实属少见。目前,海航系旗下仍有7家处于停牌状态。

  近期,海航系多家公司已披露重组进展。如3月22日晚间,海航基础披露,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香港国际建投、Dufry AG和天津住宅集团相关股权,并视情况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个月。

  海航系旗下天海投资稍早前也明确了重组标的。公司拟收购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当当网”)相关股权。天海投资拟发行股份购买上述标的资产,并视情况进行配套融资。

  据称,海航基础、天海投资的重组方案,将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

  值得一提的是,海航系近期还援引了多个地方政府增资支持。据海航介绍,近期与各地方政府及合作伙伴在航空、旅游、食品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如乌鲁木齐航空获乌鲁木齐市政府4.5亿元增资、海航食品集团与天津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天津保税区向天津航空增资4亿元、重庆空港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与天羽飞训签署合作协议等。(作者:李曼宁)

]]>
青海春天关联交易惹争议 欲赌凉露20年经营权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33.html www.kmweimei.com 投资快报 2018/3/26 10:42:21   “吃辣喝的酒,凉露。”在刚刚结束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青海春天(600381)的新团队,正在为新产品小酒“凉露” 吆喝招商,而不再是其之前起家的极草系列。

  凭借春节期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小酒凉露借助事件营销引爆之后,便在今年春季糖酒会上大规模招商。在此前的3月8日,青海春天公告称,公司拟以3385万元从关联方处收购西藏正库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正库”)持有的西藏听花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听花”)100%股权。西藏听花所拥有的核心资产,正是凉露酒的全国独家代理权。

  这是青海春天自两年前由于国家政策原因,不得不停止原主业极草和含片产品,转战广告业之后,进而又跨界白酒行业的新动作。不过,该公司董秘回复记者称,将继续布局大健康产业。

  “凭借一次事件营销,在短期内可以引爆和推广企业品牌。”白酒专家杨承平认为,凉露、人民小酒等都是通过事件营销取得了短期的效果,但是未来能走多远,还得看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和产品品质。

  极草遭遇政策黑天鹅

  2016年3月29日,青海春天披露,公司明星产品“极草”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的试点工作均已被叫停。由此,这个以冬虫夏草纯粉片生产为主的企业,在借壳上市一年之后,面对政策的“黑天鹅”不得不走上转型之路。

  记者注意到,在2016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称,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到了2017年2月末,监管部门再发文称冬虫夏草“功效不靠谱,重金属砷超标,连安全性都无法保证”。由此,使得青海春天一直难以回归主业。

  为此,在2016年4月,青海春天子公司春天药用将冬虫夏草纯粉片相关技术、专利进行境外授权,分别授权给极草春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吉瑞堂(澳门)贸易有限公司、天元年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正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青海春天的官方网站,目前显示的只有澳门极草线上商城,并明确标注称,“澳门极草由青海春天提供专利与品牌授权、全程技术支持与品控指导,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在澳门生产、销售。”登录商城,澳门极草售卖的主要是两款“极草 5X”产品,分别为“极草 5X冬虫夏草纯粉片(经典含片)”的30片/瓶和60片/瓶。在售价上,30片/瓶为6483元,60片/瓶为12639元。至于目前销售业绩如何,尚不得而知。

  除了收取一定的专利授权费用,青海春天则转战广告业,这正是当年其为推广极草而衍生的业务。

  根据2016年年报,青海春天主营业务的冬虫夏草纯粉片营业收入同比暴跌83.27%;广告业务收入增长243.31%。此外,1月18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2017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4500万元到9000万元,同比增加约18%到37%,并称“冬虫夏草相关的业务稳定”。

  青海春天董秘称,公司受政策影响的只是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其他冬虫夏草原草之类初级加工过的产品属于中药材,不受政策影响。因此,公司已经研发了六种含冬虫夏草的保健品,已于2017年中向国家食药监总局进行注册申报,目前仍处于审评阶段。在有结果之前,公司仍以经营冬虫夏草类产品为主。

  关联交易惹争议

  3月8日,青海春天公告称,从关联方处收购西藏正库持有的西藏听花100%股权。

  记者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显示,西藏正库是青海春天的控股股东西藏荣恩的全资子公司,同时西藏正库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肖融为青海春天的实际控制人、董事,因此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根据公告的审计报告,西藏听花于去年成立,西藏正库投入注册资金3000万元。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资产仅386.91万元,营业收入为0元,净亏114.23万元。

  至于青海春天缘何耗费3385万元收购这家公司,唯一的答案就是西藏听花与宜宾凉露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凉露”)签有20年的全国独家代理权。

  工商资料显示,目前宜宾凉露的股东为李蓉全、林晓莉二人。同时,李蓉全、林晓莉二人还是“广东极草药用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李蓉全是广东极草药用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

  在2015年,广东极草药用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以1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青海春天控股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持有的深圳极草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当时青海春天披露,广东极草药用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青海春天“控股子公司产品销售合作商”,且广东极草药用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青海春天及关联方“在产权、资产、债权债务、人员等方面不存在关联关系”。

  至于此次交易,青海春天再次选择曾经的合作伙伴,双方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目前青海春天未给予回复。但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1月份,青海春天就已经安排相关人员参与了凉露酒在成都市场的前期推广活动。

  凉露未来增长待考

  在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凉露开始了大规模的招商。这一切源于春节期间,依托《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所做的广告铺垫。“凉露,吃辣喝的酒”,其在央视一套、九套的广告投放,与当年青海春天“极草粉片含着吃”的营销手法如出一辙。

  “这样自带话题的高频率渗透,以及借助《舌尖上的中国》进行事件营销,使得凉露这个没有白酒文化基因的新产品得以迅速推广。”西南民族大学市场营销教授刘德昌认为,凉露主要解决的是“吃辣怕喝酒”这一消费冲突,其定位独特,尤其在糖酒会上关注度高。“但是一个酒类新品牌,如何持续通过话题炒作则是最大的挑战,这完全不同于极草这个独特产品。”

  就此,杨承平认为,“白酒需要文化的积淀,凉露目前则是按照快消品的方式在操作。”因此,凉露、人民小酒虽然短期内通过事件营销得以迅速扩张,但关键还要看后期的持续性和运作能力。

  参加糖酒会的凉露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宜宾凉露暂时不会出其他的系列,只做凉露单品,但会出口感不同的产品。此外,此次糖酒会他们在向全国招商,但公司会重点打造成都、天津两个样板城市。

  记者注意到,目前凉露只有一款125ML装、31度花果香口味小酒,市场建议零售价为29元。目前,在20元以上小酒主要有小郎酒、江小白、天佑德小黑、洋河小曲等多个品牌,竞争异常激烈。因此,作为一个新型产品的凉露,未来能否成为青海春天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尚不得而知。

]]>
中石化去年日赚1.4亿元 全年拟分红605亿元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632.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 2018/3/26 10:42:03   3月25日晚间,中国石化发布2017年年报显示,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利润为870亿元,同比上升12.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亿元,同比上升10.1%,每股基本收益为0.422元。

  年报称,公司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优化原料、产品结构,增产市场需求旺盛的高附加值产品,炼油和化工业绩双创历史新高。炼油板块经营收益为650亿元,同比增长15.5%;化工板块实现经营收益为270亿元,同比增长30.8%。受益于此,中国石化的赚钱能力不断增强,日赚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考虑公司盈利水平、现金流状况、股东回报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中国石化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元,加上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0.1元,全年股息每股0.5元,同比增长100.8%,全年派息率达118%;全年现金分红总额为605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与2014年年底相比,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石化总资产增长9.9%,股东权益增长22.4%。回顾第六届董事会的3年,公司经营收入和资产规模不断增长,实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三年累计宣派股息达1088亿元,为股东提供了良好回报。(作者:李春莲)

]]>
腾讯控股:控股股东出售2%的公司股份 总价值769亿港元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70.html www.kmweimei.com 东方财富网 2018/3/23 10:04:36   腾讯控股(00700.HK)3月23日早间公告,公司接获MIH TC(Naspers的一间附属公司及本公司控股股东)知会,MIH TC已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内容有关按总代价769.41亿港元出售共近1.9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

  紧接出售事项前,MIH TC持有31.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33.17%。紧随出售事项完成后,MIH TC将持有29.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31.17%,仍为本公司控股股东。Naspers宣布至少未来三年将不会进一步出售股份,有关安排符合其对本公司业务的长期信心。

  刚刚晒完年报的腾讯还在霸屏,先是ADR大跌,昨日又是腾讯股价大跌。晚些时候,第一大股东减持消息传来,随后第一大股东股价大跌!

  昨天腾讯收盘价计算,这部分股份约价值834.86亿港元。  

640-4.jpeg

  昨日,腾讯股价大跌5.02%,报收439.4港元,是2016年此轮牛市行情以来第三个单日跌幅超过5%的交易日。

  第一大股东17年来首次减持

  腾讯第一大股东Naspers官网发布声明称,将出售不超过1.9亿股腾讯股份,相当于腾讯全部已发行股本的2%,对腾讯持股比例将从33.2%降至31.2%。按照昨天腾讯收盘价计算,这部分股份约价值834.86亿港元。

  Naspers表示,减持所得资金将用于加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并用于促进分类广告、在线食品配送和金融科技等业务的增长。同时,Naspers表示,基于对腾讯业务的长期信心,至少在未来三年不会进一步出售腾讯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公司自2001年投资腾讯以来首次出售腾讯股份。

  2001年,Naspers以3300万美元收购了腾讯46.5%的股份,此后受股权增发等因素影响,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是腾讯的第一大股东。

  十多年里,腾讯业务不断扩张,股价也随之飙涨。2004年6月16日,腾讯正式挂牌上市,当日以4.375港元开盘,较发行价高出18.24%。

  如今上市将近14年时间,特别是近几年,腾讯股价一路上行,接连创出新高。截至2018年1月29日,腾讯最高价462.6港元,与2004年的最低价3.375港元相比,14年间股价(后复权价格)涨幅高达700多倍。

  粗略计算,Naspers的这笔投资最高增长至约1700亿美元,浮盈超过5152倍,远远超过了Naspers自身的市值。

  不过,市场对于Naspers出售腾讯的消息选择了“用脚投票”的方式,Naspers股价出现了大跌。Naspers在南非交易的股票跌幅一度扩大至逾9%,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截至发稿,下跌近6%。  

2.jpg

  李泽楷错过腾讯暴赚6.53万倍机会

  就在上周(3月16日),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在媒体交流会上回答关于财富被内地富豪超越时,李嘉诚表示,这只是纸上的财富,最重要的是做人能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这才是真的财产,尤其到现在这个年龄,他年轻的时候也就是这么想的。

  对于家族接班安排,李嘉诚宣布长子李泽钜接棒长和董事会主席,二公子李泽楷则不会加入长和,“将给其很多钱,经营他自己的生意。”

  相较于李泽钜,李泽楷是一个叛逆的“挑战者”,一只想摆脱父亲自立门户。作为钻石王老五,感情生活也是多姿多彩。

  1991年,25岁的李泽楷便自主创业,并通过收购香港电讯组建盈科集团,被称为“小超人”。2000年,电讯盈科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个人财富曾逼近其父亲李嘉诚。同时,他还曾是腾讯早期投资人,拥有过腾讯20%的股权。

  1999年末到2000年一整年,互联网泡沫危机前后,虽然OICQ(qq最初名字)的注册用户不断增长,初创期的腾讯却陷于缺少资金、山穷水尽的困窘之中。

  IDG和盈科各出110万美元,腾讯估值550万美元,IDG与盈科各占20%股份。然而到2000年底,腾讯再次出现财务危机,IDG与盈科不愿再追加投资。

  这时候,现在腾讯的大股东Naspers给出腾讯估值 6000万美元,是此前估值的 10.99倍。李泽楷卖出了全部 20%的股份,套现1260万美元,IDG 卖出了12.8%的股份 。

  不过,李泽楷如果当时自己没卖这股权,110万美元持有到现在,对应持有腾讯的市值大约5634.94亿港元,约718.16亿美元(考虑股权稀释因素),可暴赚6.53万倍。

  根据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名榜,2018年李嘉诚排名23位,净资产为349亿美元。

  如今李泽楷身家45亿美元,从700多亿美元到45亿相差15.96倍。当初卖掉的那20%股权,是李嘉诚净资产近2倍。

  目前,长和、长江基建、电能实业这三大旗舰公司市值约7000亿港元。

  不过,在上周媒体交流会上,李嘉诚表示,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上市,过去68年间,如果投资者在长实上市时就持有,并且股息也买入长实的话,收益高达5000倍。

  2年多仅3次跌幅超过5%

  2016年初,腾讯从150港元左右开始一路上涨,股价回调空间一直相对较小,不仅如此,单日跌幅超过5%的情形更是少见。

  2016年至今,仅出现过3次单日跌幅超过5%的情形,分别是:2018年3月22日,跌5.02%;2018年2月6日,跌7.03%;2016年2月11日,跌5.56%。2017年全年没有出现过单日跌幅超过5%的情形。  

640-6.png

  即使从腾讯2004年上市以来统计,也一共只有99个交易日单日跌幅超过5%,其中,仅有4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

  年报公布后,腾讯在美ADR周三早盘下跌超过3%,收盘下跌3.01%至57.88美元。

  富昌证券副总裁王荣认为,腾讯股价大跌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腾讯前期获利盘较多,及时套现离场,以及衍生品市场上牛熊证做多的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主观屠牛的意图比较强;另一方面,港股市场对于外盘的担忧增加: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股冲高,但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部分资产(包括股票)价格相对历史正常性水平偏高,美股跳水。腾讯作为恒指重要的权重股,腾讯第一大股东出售股权也可能对股价有影响,但消息是盘后才出的。

  华东地区一家大型券商高级市场分析师表示,2017年年报中有三个方面低于市场预期:

  1、游戏业务增速低于预期。前三季度,游戏业务增速同比增长48%,全年最终增长38%,意味着,第四季度单季度出现了10个点左右的下滑。当然可能跟游戏投放的节奏和收入的节奏有关系,重点关注一季度数据出来之后游戏业务的增速能否恢复。

  2、投资收益对利润贡献增速过快。尽管利润出现了高增长,但分项来看,四季度各项指标较三季度都略有下降,比如,收入单季度的增速,费用率上升,毛利率下降等,但全面高速增长来自四季度股权投资的收益,有将近200亿左右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65亿,其中,旗下投资的几家公司实现了IPO,贡献的投资收益达到94亿至100亿的规模。但投资收益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时候对公司业绩拉动会比较明显,但是也要考虑行情不太好的时候,盈利的波动性可能会相对较大。

  3、微信月活跃用户数据增速下降明显。微信用户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接近10亿的用户,国内能够涵盖的已经基本涵盖了,除非拓展国外用户、全球的用户。未来几年微信用户增速边际下行,对腾讯是新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用户增速下降的同时保持利润的高速增长。

  虽然昨日腾讯股价大跌,但港股通资金买入逾12亿港元。

]]>
华泰证券255亿定增获批能过关吗 关注募资六大用途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68.html www.kmweimei.com 券商中国 2018/3/23 10:03:13   华泰证券超过255亿的定增计划获批无疑令行业为之一振,这是近两年来券商最大规模定增方案,对华泰证券而言意义同样非凡。

  对于A股上市券商来说,这并非最大规模的定增,海通证券2007年的定向增共募集资金260亿元人民币。

  华泰证券近期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约10.89亿股新A股股票。  

  在当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行业监管体系下,资本规模是决定证券公司竞争地位、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华泰证券此次定增方案获批,将极大夯实公司资本实力,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

  融资成功是券商崛起的关键因素

  “历史上几家大型券商的崛起,融资成功是一大关键因素。对券商而言资本金的意义重大,华泰此次定增成功推进,对其战略布局及业务发展都将带来质的飞跃。”一位非银分析师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华泰证券分别于2010年2月、2015年6月先后完成A股、H股上市,把握了国内证券行业转型与发展的机遇,整合并升级经纪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不断提升投资及交易业务的绩效并抓住创新增长潜力,在多个业务领域实现了转型与超越。

  经过十年的全面改革转型,华泰证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证券集团之一,具有庞大的客户基础、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和敏捷协同的全业务链体系,综合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方阵。

  不过与同业相比,当前华泰证券的净资本规模处于较低水平,与部分证券公司资本实力差距较大,已不能满足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以及发展各项业务的需求。

  因此,华泰证券亟需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补充营运资金,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

  实际定增金额能否过200亿?

  根据华泰证券去年11月份发布的定增预案(修订案),华泰证券此次拟非公开发行A股不超过10.89亿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255.1亿元。定价基准日为非公开发行的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90%。

  有业内人士算了笔账,如果华泰证券最终要融资255.1亿元,发行价就要达到23.43元/股;而如果以最终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90%计算,华泰证券的20日均价需达到26.03元/股。

  截至3月22日收盘,华泰证券在二级市场报收17.44元,其最近20个交易日均价约为17.5元/股,如果以最近20个交易日的均价的90%计算,华泰证券最低仅能融资171亿元,比预计最高融资额少84.1亿元。

  最终华泰证券能否顺利完成定增,是否有重磅投资者参与,实际定增价格为多少,最终定增金额达到多大水平,这都是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华泰定增资金六大用途

  根据华泰证券定增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具体用途如下:

  1、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等信用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100亿元。

  截至 2016 年末,华泰证券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为人民币551.43 亿元,市场份额为 5.87%,排名位居行业第二,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 337.76%。

  本次非公开发行的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增加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准备金,扩大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一旦市场企稳,融资融券业务出现大幅度增长,华泰证券可在此业务上抢占先机。

  截至 2016 年末,华泰证券股票质押业务待购回余额为人民币 690.26 亿元,规模位居行业第三,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 245.28%。股票质押等信用交易业务是资本密集型业务,规模的大幅增长主要依赖于较为稳定的资金供给,根据证券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公司实际情况,预计公司未来股票质押业务仍将持续增长,资金需求量较大。

  华泰证券拟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进一步拓展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优化收入结构,提升公司信用交易业务市场竞争力。

  2、扩大固定收益产品投资规模,增厚公司优质流动资产储备,不超过80亿元。

  与同类证券公司相比,华泰证券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规模明显偏低,这不仅使得其固定收益产品投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得该公司资产配置中优质流动资产比例偏低,流动性覆盖率(LCR)承压。

  为此,华泰证券拟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扩大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规模,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厚优质流动资产储备。

  3、增加对境内全资子公司的投入,不超过30亿元。

  华泰资管和华泰紫金为证券公司境内全资子公司。华泰证券拟通过本次发行部分募集资金加大对华泰资管的投入,整合公司客户资源,改善公司盈利模式。

  为更好地落实公司全业务链发展战略,提升直接投资业务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多元化投资平台,巩固并购业务领先优势,提高资本回报率,华泰证券拟通过本次发行部分募集资金对华泰紫金进行增资,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使公司在直接投资业务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和先行优势。

  4、增加对香港子公司的投入,拓展海外业务,不超过30亿元。

  为持续推进公司国际化业务发展步伐,积极推动境内外业务联动,着力打造海外业务平台,华泰证券拟增加对香港子公司华泰金控(香港)的资本投入,加快推进公司国际化业务布局,不断提升公司国际化程度。

  5、加大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持续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不超过10亿元。

  华泰证券拟进一步加大对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并完善面向业务条线的专业化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建设与安全管理水平。

  6、其他营运资金安排,不超过5.1亿。

  以上合计不超过 255.1 亿元。

  去年5家券商推出逾617亿总额定增计划

  2017年,共有五家券商推出定增方案,包括华泰证券、国元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东方证券和兴业证券。

  拟募集金额若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募集总金额分别为255.1亿元、120亿元、120亿元、80亿元、42.14亿元,合计募集资金为617.24亿元。

  在此之前,申万宏源证券、东方证券的定增计划显得一波三折。以东方证券为例,曾三次修改定增预案。2017年2月13日,东方证券发布公告称,拟以不低于13.74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亿股(含8亿股)A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0亿元。公司现有股东申能集团、上海海烟投资、上海报业集团均现身认购名单。

  2017年2月底,东方证券发布2017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修订稿的定增预案最大的变化是定增价格基准日修改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而在8月7日晚间,东方证券发布2017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三次修订稿)。与第二次修订稿相比,此次东方证券定增预案最大的变化是上海海烟投资的拟认购股份数量从此前的不超过12000万股(不超过18亿元)下降至3000万股—6000万股之间(不超过12亿元)。

  申万宏源也在2017年初抛出一份190亿元的定增方案,其中,中国人寿拟以150亿元现金认购24.71万股,持股比例将达到10.79%。

  申万宏源于2017年5月19日晚间公告称,经过慎重考虑和研究,公司拟对非公开发行数量进行调整。调整前,为按照6.07元/股进行计算,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数量不超过31.3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0亿元(含本数)。

  不过,2017年8月4日,中国人寿在中保协网站发布公告称,经公司慎重研究,并与申万宏源协商一致,双方于2017年8月3日签署了《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认购协议之终止协议》,中国人寿自协议生效之日起终止申万宏源股份认购。

  此次华泰证券定增价格高达23.88元/股,同样面临定增价与市场倒挂的问题。

  券商多路齐发补充资本金

  不仅仅是二级市场定增,今年以来,各大券商纷纷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次级债以及短期融资券等形式补充资本金。

  据媒体统计,截至3月20日,今年已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数十家券商共计募资约900亿元。此外,2018年首家上市券商华西证券,也通过股权融资募集资金逾49亿元。这说明证券公司正在千方百计增加资本金。

]]>
口子窖监事违规减持套现1350万被上交所谴责 高管违规减持缘何屡禁不止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66.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时报 2018/3/23 10:00:26   上交所近日对外公布,口子窖监事冯本濂于2017年9月28日至29日,即定期报告窗口期,减持公司股票28.3万股,构成违规。上交所决定,对冯本濂予以公开谴责,对于上述纪律处分,将通报安徽省政府,并将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近日,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口子窖”)监事冯本濂因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日减持28万股公司股票,被上交所在官网上发布了纪律处分决定书,对其予以公开谴责。

  事件

  口子窖监事违规减持套现1350万元

  上交所在纪律处分决定上称,经查明,冯本濂于去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期间,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票28.3万股。口子窖预约在去年10月27日披露2017年度第三季度报告。作为口子窖监事,冯本濂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日减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构成了定期报告窗口期减持公司股份方面的违规。

  上交所表示,口子窖监事冯本濂违规减持公司股票,数量巨大,情节严重。上交所为此做出纪律处分:对口子窖监事冯本濂予以公开谴责。对于上述纪律处分,上交所将通报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通过复盘可以发现,以上述两个交易日计算,其套现金额约为1350万元。根据口子窖披露的公开数据,去年7月24日至11月6日,冯本濂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99.43万股股票,减持价格区间39.9元/股-54.34元/股;粗略计算一下,冯本濂合计套现金额在4000万元左右。如此算来,冯本濂违规减持数量占其全部减持数量的28%,而违规减持数额则占其减持套现总金额的34%。

  回溯

  口子窖此前曾发公告称减持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冯本濂出生于1952年,1975年5月至1996年12月任原淮北市口子酒厂财务科长;1996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口子集团审计部长;2002年至2010年,任口子集团职工监事。但冯本濂不属于口子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今年1月12日,口子窖公告称,冯本濂减持计划实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次减持计划实施前,冯本濂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36万股,占总股本的0.73%;截至公告日,其直接持有336万股,占总股本的0.56%。

  不过这份公告并未显示冯本濂违规减持的内容,只是称其减持事项与此前披露的意向和承诺一致。这表明,冯本濂的违规减持是上交所发现的“破绽”。

  聚焦

  减持与股价上扬时段几乎毫厘不差

  口子窖公告显示,去年6月20日,冯本濂计划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起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不超过100万股的股份,减持价格按照减持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而在冯本濂所减持的时间内,即去年7月24日至11月6日,北青报记者发现,其间共70个交易日,其股价从最低价38.8元直飙到54.34元,涨幅达42%,正是近年来口子窖股价上扬最快的时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月24日当天,即冯本濂减持第一天,口子窖股价恰好突破一年前所形成的箱体上限,其减持最后一天,口子窖股价以涨停结束了这一轮的上涨,其收盘价创出了上市2年多的历史新高。冯本濂的减持时段,非常精准地复制了口子窖股价上扬的时段,几乎毫厘不差。

  很有意思的是,当时口子窖第一大流通股东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持有口子窖4093万股,其公告称,将于去年6月29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予以全部减持。 截至去年11月2日,该股东共减持2125万股,减持数量超过减持计划公告的一半。

  还有减持时间的巧合,去年6月16日,流通股东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披露了减持公告;4天之后,6月20日冯本濂也披露了减持公告。

  观点

  对违规减持高管应予以经济处罚

  市场称,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董监高都存在违规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况,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江苏颐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友维律师指出,本次处罚依据是《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其处罚也是依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73条,该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规则或者向本所作出的承诺,本所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惩戒:(一)通报批评;(二)公开谴责;(三)公开认定其三年以上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本次处罚主体是交易所,交易所目前只能依据其权限进行处罚,交易所没有权限进行以上三种类型以外的经济处罚。

  韩友维表示,虽然对上市公司高管窗口期减持有严格的限制,但违规减持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以及处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例如上述三种类型的处罚不足以形成震慑。作为长期从事股民维权的律师,他认为,除了应该规定给予上述三种处罚以外,还应该辅助以经济处罚,如罚款之类,否则很难遏制上市公司高管的违规减持。

  江苏创盈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涂勇表示,从欧美和香港的经验来看,该地区上市企业股东虽然也有减持之前进行公告的程序,但企业相对而言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包括定价权,像乔布斯和李嘉诚也多次减持过他们公司的股票。“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和香港对违规代持、减持,或定增中发生利益输送的行为监管非常严格,惩罚也十分严厉,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充分且透明。相比较而言,国内应特别加强对违规减持及关联方利益输送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
抚顺特钢被立案调查 此前自查发现存货不实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65.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 2018/3/23 9:54:19 3月21日,抚顺特钢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虽然未提及被立案调查的原因,不过,查阅公司此前的公告可知,在去年的业绩预报中提及,公司曾提及经自查发现“存在存货等实物资产不实。”

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报中,抚顺特钢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7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且净资产为负值,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具体数字尚需进一步核实。“经公司自查发现存在存货等实物资产不实的重大问题,可能涉及公司以往年度财务数据重大调整。由于相关问题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需进一步核实。”公司称。

和业绩预报同一天发布的还有中国证监会辽宁监管局的责令整改决定,“辽宁监管局于2017年12月7日起对抚顺特钢进行现场检查,认为经检查初步发现公司存在两项问题:内部控制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辽宁监管局提及,抚顺特钢在资产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无法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此外,公司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未按规定进行对账等问题。

辽宁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公司在2018年2月28日前向辽宁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对于此次被立案调查,抚顺特钢在公告中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在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公司因前述立案调查事项被监管部门最终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抚顺特钢现在处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阶段,被立案调查意味着该公司现阶段将无法通过定增或者公开发行的方式进行重组。除此之外,如果证监会出具调查结论并对该公司予以处罚,则该公司在证监会处罚落地36个月之内均无法定增或者公开发行的方式进行重组。而且,“如果该公司最终被认定为构成虚假陈述,那么,受其虚假陈述误导的投资者可以就部分损失提起索赔诉讼。根据司法实践和现有的规定,停牌前还持股的投资者具备初步的索赔条件,正式的索赔条件尚需证监会最终的调查结论落地后才能确定。”(桂小笋)

]]>
大股东提高业绩对赌再“嫁女” 哈空调竟称不知详情只管信披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59.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 2018/3/23 9:53:07   哈空调控股股东易主之事,近日再度被提上日程。

  3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工投)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出售其所持有的哈空调占公司总股本25%的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8.5元/股。

  事实上,哈工投早在2017年即筹划过一次出售哈空调股权的事项,但最终未能成功。

  具体来看,两次公开征集受让方,哈工投皆提出了业绩对赌等详细的要求。从净利润这一指标来看,此次要求受让方承诺的对赌业绩,是上次承诺的对赌业绩的3.3倍。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哈空调,工作人员称,对于控股股东转让公司股权的事情“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我们只是履行信息披露(的责任),这就是股东转让股权的事项,具体对上市公司经营是否有影响,还要看后续(转让股权的进展等)。”

  提高业绩对赌“嫁女”

  查阅公告可知,截至目前,哈工投持有哈空调的股份占比为34.03%。本次公开征集受让方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哈空调25%的股权,本次股份转让后,哈工投持有哈空调股份占比9.03%,将丧失对哈空调的控股权。

  此次公开征集受让方,哈工投列出了包括财务要求、业务能力、股权转让款支付安排、职工安置等要求在内的五项标准。

  同时,哈工投对受让股权的一方,提出了业绩对赌的要求:控股权转让后,受让方应确保上市公司2018年至2020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累计不少于3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累计不少于2亿元。如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累计不足其承诺数额的,则实际净利润较承诺数额不足部分,由受让方以现金方式于上市公司正式披露2020年度报告后的十个交易日内向上市公司补足。

  早在2017年初,哈工投即明确了筹划转让哈空调控股权的态度,并公开征集拟受让方。当时对受让方的要求基本条件中包括业绩对赌内容:“控股权转让后,受让控股权的拟受让方应确保上市公司2017年至2019年空调主业实现营业收入累计不少于20亿元、净利润累计不少于0.6亿元,并与哈工投签订业绩对赌协议(未实现承诺的净利润业绩,差额部分由受让控股权的拟受让方补偿给哈工投)。”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去年转让控股权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才有了今次再度转让控股权的事项。但与之相比,哈工投此次要求受让方承诺的对赌业绩,是上次承诺的对赌业绩的3.3倍。

  去年转让控股权失败

  去年7月28日,哈空调收到通知,最终确定中标方为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同年11月26日,公司再次收到通知:在后续的协商中,由于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未能按照《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转让项目招标文件》约定的股权转让相关条款和投标承诺的相关事项与哈工投达成一致,此次股权转让事项被终止。

  对于哈空调而言,当下的经营状况难言理想。公司发布的2017年业绩预报提及,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至-98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950万元至-11550万元。

  公司解释亏损原因称,“由于2017年签订的涉外订货合同,预计在2018年及以后年度交货,加上公司部分在手订单延迟交货,导致2017年可确认收入的项目减少。预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略有上升,但是幅度不大,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产品毛利率较上年有所上升,使产品毛利略有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2017年预计发生期间费用支出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减少,致使亏损额较上年有所下降。”

  在发布业绩预亏的公告之后,哈空调还发布了出售房产的公告,出售北京办事处房产2处、南湖路厂区、王岗厂区资产;全资子公司哈尔滨天功金属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王岗厂区资产。上海办事处房产1处、哈尔滨新华广场房产1处、哈尔滨峰尚福成小区房产5处(整体打包出售,不分拆)。

  哈工投此次调高业绩对赌要求,能否顺利转让控股权?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因此得到根本性好转吗?《证券日报》将继续给予关注报道。(桂小笋)

]]>
荣华实业14亿股权转让终止:都是特殊地理环境惹的祸?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57.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时报 2018/3/23 9:52:00   近段时间,一桩小资产影响大交易的事件引起市场关注,荣华实业(600311)大股东欲14亿元转让全部股权,但却因为8800多万的房屋未取得产权而最终搁浅。

  市场对这桩股权转让事宜也颇多质疑,不过荣华实业相关人员表示,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房屋产权的小瑕疵”,而对于没能快速办理产权证明,当地不动产中心人员也有自己的说法。

  小产权影响大交易

  近日,荣华实业宣布筹划三个多月的股权转让事件终止,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2017年11月21日,荣华实业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荣华工贸拟将所持公司16.37%股份以14亿元价格全部转让给人和投资,若股份转让实施完成,荣华实业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人和投资,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郑建明。

  从收购方案来看,人和投资可谓高溢价收购。荣华工贸将所持荣华实业股份约1.09亿股以每股12.84元的价格转让给人和投资,较公司股票停牌前收盘价5.12元/股溢价150.78%,股份转让总对价高达14亿元。对于高溢价股权转让一事,上交所还对荣华实业下发了问询函,荣华实业回复称,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9.61亿元,总负债1.29亿元,资产负债率较低且无金融机构借款,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无未披露重大对外担保事项。

  对于终止股权转让的原因,荣华实业表示,鉴于公司全资子公司肃北县浙商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资产未取得相关部门的资产权属证明,由于无法预计取得上述资产权属证明的准确时间,已经无法履行原协议相关约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对原协议的履行。值得一提的是,荣华实业的主要业务就是浙商矿业的黄金开采、选冶、加工与销售。

  荣华实业表示,上述浙商矿业房屋建筑物,截至2017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8873万元。因上述资产地处戈壁,相关部门对周边的矿山企业均未办理产权登记,因此尚未取得资产权属证明。

  “不可能虚假”

  荣华实业于2001年上市,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为浙商矿业的黄金开采、选冶、加工与销售,根据2017年中报,浙商矿业拥有两个金矿采矿权,上述8873万产权未明房产也正是在浙商矿业所属矿区。

  不过浙商矿业矿区房产未办理产权证明,在公开资料中早已明确,荣华实业2017年中报显示,“浙商矿业矿区房屋地处戈壁,且交通不便;肃北县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矿山企业均未办理房屋产权证。”

  因为早已明确的8800多万房产证明而耽误了14亿元的大股东易主事件,荣华实业的股权转让也被市场质疑。而且当初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明确提示未来转型新能源,“本次收购完成后,将推动荣华实业向新能源行业转型,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对外并购等形式。”在此刺激下,2017年12月1日,荣华实业复牌之后,股价连续收获2个涨停,但最终,上述收购在3个多月后宣布搁浅。

  荣华实业人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看似不太要紧的原因,但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瑕疵,造成这样一个局面,不可能虚假。”他介绍,荣华实业大股东荣华工贸在确定股权转让事宜后一直全力配合,并对专门就上述房屋产权事宜做过努力,也和肃北县(矿区所在地)相关部门进行过协调,希望能够尽快解决,但后来发现房屋产权事宜没法快速解决。

  肃北县本身矿山就比较多,有不少矿山房屋属于简易建筑,“一开始很少办产权证的(矿区房屋)”,据上述人士介绍,上述矿区房产在戈壁滩上,距离肃北县城超500公里,荣华实业人员在资讯肃北县相关部门,经相关部门考察该公司矿区厂房非简易房,是按工厂标准建造的后,表示公司可以申请办理产权证,但根据办理进度最终取得产权证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事情已经拖了3个月,作为交易双方来讲,市场、政策等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情(股权转让)没有推进下去,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都觉得挺可惜的。”

  特殊地理环境惹祸?

  办理产权证需要这么久的时间?为此记者专门咨询了中部某县房管局副局长,她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矿区办理房屋产权证是很正常的手续,不用太长时间,按相关规定一般30个工作日左右。”

  不过该副局长也表示,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房屋才能办理房产证,简易棚是不具备条件的,另外还需要土地证、用地许可证、建筑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竣工备案等相关证件齐全,“如果没有这些证件则需要时间较久,不可能一片白纸就给办理产权证的。”

  记者就荣华实业房屋产权问题致电肃北县国土局,该局不动产中心负责人之一刘玉梅表示:“他们(荣华实业)的房屋产权证不是办不下来,而是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的,在合理合法条件下能提供便利就提供便利。”

  “前提是公司要做好前期测绘工作,并将完成的测绘报告提交到不动产中心,核实后我们才能办理产权证明。”刘玉梅介绍,之前荣华实业已经和肃北县不动产中心联系过办理相关产权证明事宜,并就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进行沟通,荣华实业的相关工作也还在进行之中。

  对于荣华实业的上述房屋,刘玉梅称:“我们去看了,房子占地面积比较大,不是简易棚子,对职工考虑也比较周到,那么大面积山又大,人工测量是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测绘对精度是有一定要求的。”

  “他们那个(荣华实业)矿区离县城接近600公里,一到10月份就大雪封山,测量难度较大,靠人工测量是不行的,需要天气好时借助无人机进行测绘。”刘玉梅称,“肃北的山比较大,山大沟深风也大,下起雪也大的很,大概到5、6月份,天气不太冷、风也不是太大的时候,无人机进去工作才会好做一点。”

  对于荣华实业房屋产权证的问题,刘玉梅对记者总结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成的。”她还表示,“如果公司完成测绘并提交报告,我们这边办证挺快的,大概20天就可以了。”连续两次转型搁浅

  荣华实业近年来业绩不佳,已经连续谋求转型但均以失败告终。根据公开资料, 2014年至2016年荣华实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分别为

  -2997.55万元、-7262.2万元、-6512.67万元,业绩承压之下,荣华实业在2016年就已开始谋求转型。

  2016年4月份,荣华实业曾宣布拟涉入医疗行业,布局大健康产业。公司拟向甘肃重离子医院增资4亿元,不过20天后该投资被荣华实业股东大会否决,投资事项终止,公司布局大健康产业也宣布搁浅。

  这次的股权转让市场则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和拟上位的新任实控人郑建明也不无关系。人和投资的控股股东为上海明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郑建明。郑建明旗下有3家香港上市公司,其中持有天成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2.49%的股权、玖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8.61%的股权、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74.79%的股权。

  另外,郑建明旗下还有上海钱江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镇江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家公司。其中,镇江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研发太阳能单晶拉棒切片、多晶铸锭切片等业务;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太阳能单晶硅片、多晶硅片等业务。

  对于后续事项,上述荣华实业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后续还要看大股东怎么安排。”

  根据荣华实业最新发布的盈利预测,2017年扭亏为盈,净利润350万元左右。(王基明)

]]>
翰宇药业审计删除不合格注射用生长抑素内容 深交所要求说明原因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54.html www.kmweimei.com 每日经济新闻 2018/3/23 9:50:51 3月22日,深交所向翰宇药业(300199,SZ)发出一封问询函,询问为何更正后的《2017年年度审计报告》,将生产批号为1123161204的注射用生长抑素被认定为不合格的内容删除?深交所要求翰宇药业说明该产品的销售情况、不合格原因及对公司2018年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翰宇药业此前公告了解到,注射用生长抑素抽检不合格事项目前尚处于立案调查阶段,针对该批次产品仍未销售的部分,翰宇药业启动了召回程序,截至审计报告出具日,已召回问题批次产品1158支,另137支未被使用的问题批次产品已在当地被封存。

遭深交所问询

3月15日晚上,翰宇药业在《2017年年度审计报告》中列出一段强调事项,称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123161204的注射用生长抑素(规格:2mg),[含量测定]项目,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不合格。公司还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公司可能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以及面临消费者因使用问题产品引发不良反应而提出索赔及诉讼的风险。

但是,次日(3月16日),翰宇药业迅速更正审计报告,删除了生产批号为1123161204的注射用生长抑素被认定为不合格,并可能会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内容。此番动作引发深交所关注,3月22日深交所向翰宇药业发出一封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翰宇药业说明上述产品的数量、销售金额、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消费者因使用问题产品可能导致的后果、可能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类型和后果,以及对公司2018年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

此外,深交所还表示,3月15日翰宇药业在填报年度报告时,在信息报送系统中将审计意见类型选择为“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与包含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意见不符。要求翰宇药业说明错误选择审计意见类型的原因,以及未按规则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原因。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致电翰宇药业证代,但多次拨打电话均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联系公司证券部并发送采访提纲至其邮箱,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涉事品种去年营收增超1倍

资料显示,翰宇药业是国内多肽药物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拥有多肽药物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其注射用特利加压素、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年报显示,翰宇药业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45.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12.95%。

值得一提的是,翰宇药业的注射用生长抑素产品的销售金额在2017年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年报数据显示,翰宇药业注射用生长抑素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16%,同比增长117.0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翰宇药业2017年年报中看到,该批次药品不合格事项尚处于立案调查阶段。翰宇药业表示,该批次药品不合格的原因尚不明确,无法判断公司是否将面临行政处罚及具体罚款的金额,亦无法判断公司是否应当向药品使用者承担赔偿责任及应当赔偿的具体数额,公司无法合理估计该事项所产生的影响。


此外,翰宇药业还提到,在2018年1月26日收到不合格报告书后,立即对生产质量体系运转情况、1123161204批号的注射用生长抑素的生产、检验及储存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该批次产品仍未销售部分,公司已启动召回程序,截至审计报告出具日,已召回问题批次产品1158支,另137支未被使用的问题批次产品已在当地被封存。

]]>
停牌189日后天科股份收到交易所监管函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351.html www.kmweimei.com 中国证券报 2018/3/23 9:50:04   上交所网站消息显示,3月22日上交所向天科股份下发监管工作函,督促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及时回复问询并复牌。天科股份自2017年9月15日起,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为由已停牌189日。

  停牌四个多月期间,天科股份于2018年2月5日晚公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价63.27亿元收购第一大股东昊华集团旗下13家公司股权,交易标的包括晨光院、黎明院、西北院、光明院、曙光院、沈阳院、海化院、大连院等公司的100%股权和华凌涂料30.67%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新增业务将涵盖氟化工、聚氨酯功能材料、电子化学品、特种涂料以及橡胶制品等精细化工业务。

  预案显示,天科股份称,公司二股东盈投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尚未对本次交易的原则性意见出具声明,存在影响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风险。此前,天科股份前两大股东对公司主导权争夺已有过较量,二股东推动的一次收购未得到大股东认可。

  对此,上交所于2018年3月5日向公司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就交易无法通过股东大会的风险及交易标的资产的经营模式等问题进行补充披露,并要求公司在3月12日之前进行回复。不过,公司表示,因部分问题回复涉及对13家标的公司相关事项的进一步核实、补充,相关工作量大、耗时长,且部分材料和信息涉及军工保密管理要求,需经企业内部保密部门审核,无法如期进行回复。(杨洁)

]]>
加多宝总裁副总同被解职 新总裁上任即宣布:3年内上市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72.html www.kmweimei.com 每日经济新闻 2018/3/22 9:20:35   3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加多宝集团官网获悉,加多宝集团董事长陈鸿道3月19日向员工宣布:即日起,集团董事局解除集团总裁王强、集团副总经理徐建新在公司内部的一切职务。任命李春林担任集团总裁,主理加多宝及昆仑山一切事务。

  对于王强及徐建新被解除职务背后的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加多宝集团公关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不过,就在当天,刚接任集团总裁的李春林召集集团管理层召开会议,提出了拟在三年内实现公司成功上市的目标。

  刘春山接任总裁职务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王强经历了履新集团副总裁、升任总裁、被解除职务三次变动。

  据中新网等媒体此前报道,2016年11月15日的某战略合作发布会上,王强首次以加多宝集团副总裁的身份对外亮相。而在此之前,王强为加多宝广东分公司营销总经理。

  彼时,加多宝裁员、高层动荡的负面消息缠身。2016年11月,加多宝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关于裁员问题,公司根据目前市场环境进行组织架构优化,高效运营,同时,将更多的费用投入到市场,巩固加多宝的市场份额。

  王强也在发布会上借机对外作出回应,经过2015年以来一系列的结构调整和系统升级,加多宝已经站上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战略新起点。

  但不到一年半时间,王强却被解除职务了。李春林接任集团总裁,主理加多宝及昆仑山一切事务。公开报道显示,李春林2014年曾任加多宝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

  对于董事局解除集团总裁王强职务一事,加多宝集团公关部一名前员工表示诧异,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春林此前主要负责加多宝集团旗下昆仑山品牌相关事务。

  提出上市目标

  近年来,加多宝集团内部人事变动的消息时有传出。上述加多宝集团公关部前员工就告诉记者,她去年便离开了加多宝,“我认识的都已经不在了”。

  在王强被解职的消息引来外界猜测的同时,3月21日晚,加多宝集团官网发布了另一条重要信息。在一份《加多宝集团2018-2020年中期发展规划》中,刚接任集团总裁的李春林于当日召集集团管理层召开会议,确定了集团未来经营战略方针,并郑重宣布集团战略目标:二次创业,开源节流,整合优势资源,三年内实现公司成功上市。

  除了3年内成功上市之外,“二次创业”也成了一大话题。

  在“发展规划”中,加多宝集团还提到,集团在继续着力做好国内业务的同时,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加大海外业务拓展力度,集团在泰国、越南、日本等地的合作项目已陆续深入展开。向世界宣传中国凉茶文化,为开创新时代新局面贡献力量。

]]>
华为否认参与A股传闻 仍坚守不上市理念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69.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 2018/3/22 9:18:25   自富士康开启了此轮A股独角兽上市风潮后,资本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关注与日俱增。

  众多独角兽企业也在磨拳擦掌,BATJ等已经海外上市的企业也表态愿意回归A股,乃至过去一直豪言“不差钱不上市”的宗庆后的娃哈哈也已经清理了大量的员工持股,为上市扫除股权障碍——企业IPO前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的规则。

  招商证券在最近的一份研报中指出,资本市场本轮“新经济”战略的对象相对丰富,预计将会有步骤有顺序逐步推行。目前来看,至少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实现海外上市的优质“新经济”企业,以 BATJ 为代表。第二类是尚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据统计,估值超过10亿美元及以上的独角兽企业已经超过100家,其中,至少34家估值超过20亿美元。

  而国内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中,估值最庞大的还是要数任正非治下的华为。科技市场研究公司IHS的最新报告称,去年华为电信设备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25%增加到28%,取代爱立信成为2017年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商。2017年,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000亿元,年增率约15%,利润率达到11%左右,即660亿元,对照2016年华为的年报净利370.52亿元,净利增速高达78%以上。

  有分析指出,如果将来有一日,华为像娃哈哈那样清理员工股权以图在A股IPO上市,那市值很可能是A股乃至亚洲市值第一股。根据此前的报道,华为2017年度员工分红总规模或达到168亿元,此等现金分红规模放在A股也是排名前列。

  不过,长期以来,任正非一再对外表示,华为并没有上市计划。

  华为是一家以员工持股为主的企业,按照华为此前2016年的财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华为已经有8万1144名员工参与了持股,待2017年财报正式出炉后估计资料又进一步庞大。如此庞大的员工持股策略,是任正非凝聚华为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阻碍华为上市的一大障碍(企业IPO前的发起人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3月19日,招商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判断,除了8家首批试点 CDR 的公司之外,近期,小米、蚂蚁金服、新大陆作为新经济的龙头代表也有望优先享有制度安排。另外,研报称,华为也有意向参与本轮资本市场“新经济”战略。

  在监管层呼唤独角兽在A股挂牌,正就上市制度研拟改革方案之际,这则华为也开始考虑进入资本市场的消息,的确让外界相当震撼。

  不过,据华为内部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没听说过上市这回事,可能是资本市场的炒作,华为仍坚持此前不上市的想法。(马燕)

]]>
腾讯日赚2个亿!净利超99.9%A股 说明会回应十大热点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66.html www.kmweimei.com 券商中国 2018/3/22 9:15:27   又一个因所收购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从而造成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的案例出现在A股教育行业,拓维信息近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其去年发布三季报时曾预计2017年归母净利润1.69亿至2.33亿元,同比增减幅度-20%~10%,但到了今年,该公司修正的业绩预告中预计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0%至70%,并在业绩快报中确认——下滑68.72%。

  拓维信息2015 年斥巨资收购的子公司火溶信息和山东长征教育业绩未达预期,计提商誉减值,这是其业绩下滑的主因。

  和2016年的全通教育、2017年的勤上股份一样,尽管拓维信息正值业绩断崖式下滑的危机期间,存在因信息披露问题而被调查的风险,对火溶信息、长征教育业绩负主要责任的高管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减持。

  “并购——业绩未完成——商誉减值——高管减持——证监会关注”这样一条股价崩盘链条,在教育行业一再上演,拓维信息能否逃脱?

  收购速成的教育巨头

  从传统校讯通服务商向K12在线教育转型,并成为当时可与新东方、好未来齐名的三大教育行业上市公司之一,拓维信息用了三年时间。而从神坛跌落,也只用了三年。

  拓维信息自1996年成立以来就涉足教育行业,2008年7月在深圳证交所上市后,又在A股率先全面转型K12教育:2011年底开始在湖南开展课外辅导业务——拓维教育O2O学习中心。两年内,课外辅导品牌“麓山妙笔”、“天问数学”以及长郡网校等产品纷纷落地。

  真正令其跻身巨头之列的,还是借助资本市场进行的大规模并购:2014年9月和2015年4月间的两笔收购让拓维教育版图迅速扩张。2015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6.85%和272.03%。  

  但紧接着2016年就出现增长乏力的局面,年报披露全年净利润增幅不到1%。在这一年里,火溶信息、海云天、长征教育三个子公司的净利润合计达2.35亿元,占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的111.11%,而这三家正处在对赌期,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局面。

  以从事教育测评的海云天为例,其并入拓维信息后不仅需要巩固既有市场的领先地位,进入新的地区开辟市场,还需要投入资金向产业下游进一步挖掘。拓维信息发布的14.77亿元定增方案中就包含助力教育测评方面。但2017年8月定增终止,海云天的拓展计划不得不延缓。

  一位熟悉海云天的人士对蓝鲸教育记者说:“从上市公司并购的核心操作来讲,对赌期双方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发掘新的项目是希望可以尽快产生利润和收益。如果项目在某个阶段会比耗钱,或者是长期的项目,决策者都会犹豫的。”

  2016-2017年间,海云天参与实施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服务,却出现限制报名区域和人数、报名系统瘫痪的问题,甚至出现了考试系统故障而取消考试的事故,负责考试系统运营的海云天受到诟病,主办方仅给出“新的考务机构和考试系统正处于磨合阶段”的解释。

  在三年对赌期已过时,2018年起,海云天独自承接这一全国范围的标准化考试任务,并表示有利于提升未来三年里业绩贡献,能否助推拓维信息的整体利润的上升还有待观察。

  巨大商誉风险下,未完成业绩承诺还减持

  根据2017年三季度数据,拓维信息商誉已经达到22.13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为56.05%。其巨资并购的教育标的三年对赌期将满,但后遗症才刚刚凸显出来。

  一位从事早期教育投资的沈先生,此前对蓝鲸教育表示,上市公司因为在前面买到的资产有时机性,在整合战略上仅仅是“扣一个帽子”,往往就是完成对赌,却透支了长期发展,把当前一些业务做完,未来利润就不管了。

  “上市公司对赌协议往往是3-4年,我觉得大家的好日子马上就到头了,从2014、2015年开始把教育资产往上市公司装,2017年勤上股份这样一些公司暴露出问题,到了2018年,会有上市公司暴露出来更多的问题。”沈先生说。

  实际上,从事游戏的火溶信息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业绩未完成的情况,这一情况如今重现,从事幼儿园多媒体课程服务的长征教育也是如此。两家子公司同时出现对赌失败的情况,并相应计提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影响,拓维信息陡然面临业绩的大反转。

  不仅如此,三年对赌期结束的同时,也伴随着部分高管在交易中获得的非公开发行股份三年锁定期的结束。已有多位拓维信息高管在今年发布因“个人资金需求”而减持的公告, 其中就包含火溶信息和长征教育的业绩承诺方。  

  根据拓维信息2017年三季度报显示,在十大股东中,常征和王伟峰分列第4和第8位,两人的股票质押率当时就达到83.32%和69.68。在分批解锁所获股份时,两人早已大量减持套现。

  “为支撑公司经营,这些已经失去子公司股权的业绩承诺方们把自己手里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出去,这导致原本股权质押情况就很严重,如今又面临向上市公司进行补偿的问题,一时间会出现资金短缺。频繁、集中的高管减持,将让上市公司市场环境雪上加霜。”一位资深投资人表示。

  2017年以来,拓维信息宣布了至少8次股东减持的预披露公告,但多次最终放弃减持,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也终止了一次减持计划。

  不具教育基因的“教育公司”,终成资本的“玩伴”

  2017年上半年,拓维信息来自教育领域2017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占总营收的67.12%,但数额上和新东方、好未来的差距已经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其手机游戏业务的营收增速已经超过教育信息化、K12智慧教育和幼教等教育板块业务的增速。

  游戏动漫作为为上市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的行业,被拓维信息更加重视。这与其以渠道起家有关——拓维信息最初的业务是与中国移动、教育机构合作推出的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短信类家校通互动交流平台,以此商业模式获取了众多用户,这在其IPO的招股书已有介绍。  

  (拓维信息上市前在招股书中披露的2005~2007年间大客户信息)

  在长达10年的转型发展中,拓维信息尽管已经摆脱对电信运营商的高度依赖,但新的客户至今仍无法取代电信运营商的地位。  

  (拓维信息2016年报中披露的大客户信息)

  实际上,在拓维信息之后,主营校讯通的全通教育和五方教育相继筹划上市,全通教育2011年起排队三年才得以上市,五方教育2017年开始排队更是不到半年即撤回IPO申请。

  “虽然前几年一些地区对校讯通业务极力打压,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风头已经过了,但客观上来讲,传统的校讯通运营商的简单模式,存在的压力不容乐观。” 中央电教馆中移动项目专家马永纪对蓝鲸教育说。

  他认为,全通教育、拓维信息、五方教育等,如今毕竟有相当大的用户量,拥有成熟的收费模式,发展转变的契机就在于从原有传统的简单短信分发渠道转向有价值、有服务内容的高质量产品的提供商。

  上市之前业务单一,还存在严重的大股东依赖问题,上市之后大举并购,却无法对所购企业进行彻底的整合,三年磨合可谓功亏一篑。这样的形势下,今年2月以来拓维信息股价却出现了超跌反弹的情况:  

  拓维信息如今还有诸多苦果要吞:巨额商誉已是悬顶之剑,所收购教育公司业绩不佳,股东又开始减持套现,股价反常表现是否又是资本的新花样?蓝鲸教育还将持续关注。

]]>
拓维信息业绩大变脸 教育并购“炸弹”三年终引爆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63.html www.kmweimei.com 蓝鲸传媒 2018/3/22 9:14:10   又一个因所收购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从而造成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的案例出现在A股教育行业,拓维信息近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其去年发布三季报时曾预计2017年归母净利润1.69亿至2.33亿元,同比增减幅度-20%~10%,但到了今年,该公司修正的业绩预告中预计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0%至70%,并在业绩快报中确认——下滑68.72%。

  拓维信息2015 年斥巨资收购的子公司火溶信息和山东长征教育业绩未达预期,计提商誉减值,这是其业绩下滑的主因。

  和2016年的全通教育、2017年的勤上股份一样,尽管拓维信息正值业绩断崖式下滑的危机期间,存在因信息披露问题而被调查的风险,对火溶信息、长征教育业绩负主要责任的高管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减持。

  “并购——业绩未完成——商誉减值——高管减持——证监会关注”这样一条股价崩盘链条,在教育行业一再上演,拓维信息能否逃脱?

  收购速成的教育巨头

  从传统校讯通服务商向K12在线教育转型,并成为当时可与新东方、好未来齐名的三大教育行业上市公司之一,拓维信息用了三年时间。而从神坛跌落,也只用了三年。

  拓维信息自1996年成立以来就涉足教育行业,2008年7月在深圳证交所上市后,又在A股率先全面转型K12教育:2011年底开始在湖南开展课外辅导业务——拓维教育O2O学习中心。两年内,课外辅导品牌“麓山妙笔”、“天问数学”以及长郡网校等产品纷纷落地。

  真正令其跻身巨头之列的,还是借助资本市场进行的大规模并购:2014年9月和2015年4月间的两笔收购让拓维教育版图迅速扩张。2015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6.85%和272.03%。  

  但紧接着2016年就出现增长乏力的局面,年报披露全年净利润增幅不到1%。在这一年里,火溶信息、海云天、长征教育三个子公司的净利润合计达2.35亿元,占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的111.11%,而这三家正处在对赌期,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局面。

  以从事教育测评的海云天为例,其并入拓维信息后不仅需要巩固既有市场的领先地位,进入新的地区开辟市场,还需要投入资金向产业下游进一步挖掘。拓维信息发布的14.77亿元定增方案中就包含助力教育测评方面。但2017年8月定增终止,海云天的拓展计划不得不延缓。

  一位熟悉海云天的人士对蓝鲸教育记者说:“从上市公司并购的核心操作来讲,对赌期双方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发掘新的项目是希望可以尽快产生利润和收益。如果项目在某个阶段会比耗钱,或者是长期的项目,决策者都会犹豫的。”

  2016-2017年间,海云天参与实施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服务,却出现限制报名区域和人数、报名系统瘫痪的问题,甚至出现了考试系统故障而取消考试的事故,负责考试系统运营的海云天受到诟病,主办方仅给出“新的考务机构和考试系统正处于磨合阶段”的解释。

  在三年对赌期已过时,2018年起,海云天独自承接这一全国范围的标准化考试任务,并表示有利于提升未来三年里业绩贡献,能否助推拓维信息的整体利润的上升还有待观察。

  巨大商誉风险下,未完成业绩承诺还减持

  根据2017年三季度数据,拓维信息商誉已经达到22.13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为56.05%。其巨资并购的教育标的三年对赌期将满,但后遗症才刚刚凸显出来。

  一位从事早期教育投资的沈先生,此前对蓝鲸教育表示,上市公司因为在前面买到的资产有时机性,在整合战略上仅仅是“扣一个帽子”,往往就是完成对赌,却透支了长期发展,把当前一些业务做完,未来利润就不管了。

  “上市公司对赌协议往往是3-4年,我觉得大家的好日子马上就到头了,从2014、2015年开始把教育资产往上市公司装,2017年勤上股份这样一些公司暴露出问题,到了2018年,会有上市公司暴露出来更多的问题。”沈先生说。

  实际上,从事游戏的火溶信息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业绩未完成的情况,这一情况如今重现,从事幼儿园多媒体课程服务的长征教育也是如此。两家子公司同时出现对赌失败的情况,并相应计提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影响,拓维信息陡然面临业绩的大反转。

  不仅如此,三年对赌期结束的同时,也伴随着部分高管在交易中获得的非公开发行股份三年锁定期的结束。已有多位拓维信息高管在今年发布因“个人资金需求”而减持的公告, 其中就包含火溶信息和长征教育的业绩承诺方。  

  根据拓维信息2017年三季度报显示,在十大股东中,常征和王伟峰分列第4和第8位,两人的股票质押率当时就达到83.32%和69.68。在分批解锁所获股份时,两人早已大量减持套现。

  “为支撑公司经营,这些已经失去子公司股权的业绩承诺方们把自己手里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出去,这导致原本股权质押情况就很严重,如今又面临向上市公司进行补偿的问题,一时间会出现资金短缺。频繁、集中的高管减持,将让上市公司市场环境雪上加霜。”一位资深投资人表示。

  2017年以来,拓维信息宣布了至少8次股东减持的预披露公告,但多次最终放弃减持,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也终止了一次减持计划。

  不具教育基因的“教育公司”,终成资本的“玩伴”

  2017年上半年,拓维信息来自教育领域2017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占总营收的67.12%,但数额上和新东方、好未来的差距已经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其手机游戏业务的营收增速已经超过教育信息化、K12智慧教育和幼教等教育板块业务的增速。

  游戏动漫作为为上市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的行业,被拓维信息更加重视。这与其以渠道起家有关——拓维信息最初的业务是与中国移动、教育机构合作推出的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短信类家校通互动交流平台,以此商业模式获取了众多用户,这在其IPO的招股书已有介绍。  

  (拓维信息上市前在招股书中披露的2005~2007年间大客户信息)

  在长达10年的转型发展中,拓维信息尽管已经摆脱对电信运营商的高度依赖,但新的客户至今仍无法取代电信运营商的地位。  

  (拓维信息2016年报中披露的大客户信息)

  实际上,在拓维信息之后,主营校讯通的全通教育和五方教育相继筹划上市,全通教育2011年起排队三年才得以上市,五方教育2017年开始排队更是不到半年即撤回IPO申请。

  “虽然前几年一些地区对校讯通业务极力打压,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风头已经过了,但客观上来讲,传统的校讯通运营商的简单模式,存在的压力不容乐观。” 中央电教馆中移动项目专家马永纪对蓝鲸教育说。

  他认为,全通教育、拓维信息、五方教育等,如今毕竟有相当大的用户量,拥有成熟的收费模式,发展转变的契机就在于从原有传统的简单短信分发渠道转向有价值、有服务内容的高质量产品的提供商。

  上市之前业务单一,还存在严重的大股东依赖问题,上市之后大举并购,却无法对所购企业进行彻底的整合,三年磨合可谓功亏一篑。这样的形势下,今年2月以来拓维信息股价却出现了超跌反弹的情况:  

  拓维信息如今还有诸多苦果要吞:巨额商誉已是悬顶之剑,所收购教育公司业绩不佳,股东又开始减持套现,股价反常表现是否又是资本的新花样?蓝鲸教育还将持续关注。

]]>
停牌超500个交易日后复牌一字跌停 *ST华泽存暂停上市风险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60.html www.kmweimei.com 北京青年报 2018/3/22 9:10:03   带着一身猛料的*ST华泽昨天复牌即跌停:这只股票因被市场推测出现61个跌停而闻名,其停牌时间超过500个交易日,很可能因连续三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其2017年年报大概率不能正常发布。

  市场:复牌首日股价跌停

  *ST华泽昨天复牌,公司股价一字跌停,收盘报11.88元,成交额221万,卖盘有超百万手资金封单。

  3月20日晚间,停牌超过500个交易日的*ST华泽公布了2017年度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7 年度亏损14亿元~19亿元,每股收益亏损2.576元-3.496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47亿元至-10.47亿元。

  对于2017年的巨亏,*ST华泽表示,一方面,2017年度日常经营方面的业绩预计亏损3亿元-4亿元;另一方面,应收预付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对本期业绩影响重大。本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75亿元、预付账款坏账准备5.77亿元、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7.66亿元,合计计提坏账准备15.18亿元。

  对于*ST华泽这样的公司,市场头疼不已:会计事务所对该公司前两年年报持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2017年年报目前尚未找到会计事务所审计,连续三年亏损并遭到证监会处罚。

  关注:深交所提示投资者交易风险

  深交所在发布关于*ST华泽公司股票复牌的公告的同时,也重点提示投资者关注*ST华泽存在诸多暂停或终止上市风险。

  其中包括:如果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的,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公司仍未聘任2017年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可能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如果未能如期披露,预计公司股票最早可能在今年11月被终止上市。如果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

  估值:机构预测*ST华泽将有61个跌停

  此前ST保千里创造了连续29个跌停,不过在*ST华泽面前,还真不算个事。那么,在6万中小股东眼里,最为重要的是,它能有多少个跌停?

  自*ST 华泽2月1日收到证监会处罚决定书以后,包括华商基金、招商基金、银华基金、华富基金、大成基金、鹏华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九家公募基金,大幅下调其估值。其中,除了华商基金、鹏华基金将该股估值下调至0.55元以外,大部分公募基金下调该股估值至1元左右。

  *ST华泽从停牌前的12.5元,估值被下调至0.55元,相当于下调了95.6%。*ST华泽目前的股本为5.43亿股,相当于市值从67.88亿元下调到如今的2.99亿元。*ST华泽停牌前收盘价为12.5元,按此计算相当于61个跌停。

  动态:三年换了五任董秘的上市公司

  3月20日晚间,*ST华泽同时公告,公司副总经理、董秘吴正悦因为个人原因从即日起辞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吴正悦成为该公司近三年离职的第五位董秘,十几年来公司却一直没有证代,也是个挺少见的现象。

  市场推测,吴正悦辞职,首先为了保护自己,没准哪天自己就被几位前高管拖下水领到监管层的罚单,其次烦心事太多,天天要和监管层及媒体打交道,监管层的问询函和媒体的采访报道铺天盖地,而且还要应付投资者。

  吴正悦的前任是叶照贯。公开资料显示,叶照贯是高级经济师,有着丰富的董秘从业经历,曾连续获得五届新财富金牌董秘,曾进入名人堂,获得终身成就董秘称号。然而被寄予厚望的他于去年5月才上任,当年7月就离职了。叶照贯之前,则是黎永亮,黎永亮2016年5月上任公司董秘,2017年4月离职。

  这三位董秘都没有被证监会行政处罚,而再往前追溯的两位董秘程永康和吴锋则是写在了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名单中。他们都因为未尽勤勉而被给予警告,分别被罚款3万元和5万元。

  追访:此前曾被曝账上只有178元现金

  媒体于今年1月16日报道,*ST华泽共有552位员工,但账上却只剩178元。而公司官网突然的“停摆”,就是因为公司连网站一年几千块钱的运营费都交不起了。另据了解,目前*ST华泽已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自救能力渺茫。

  实际上,*ST华泽的问题在借壳上市之时已埋下隐患。从2013年*ST华泽借壳上市前后,陕西星王的实际控制人、陕西华泽的创始人王应虎安排“80后”子女王涛、王辉兄妹分别持股19.77%和15.49%,且王辉出任董事长掌控*ST华泽。而王应虎则自己操刀星王控股频频合作产业基金,展开资本布局。2015年期间,陕西星王集团借走上市公司15亿元资金,以及向*ST华泽借入3亿元的票据资金。到目前,这笔近15亿的资金,只归还了1000万元,而3亿元票据变成了占用。

  在*ST华泽借壳上市后,王辉和王涛兄妹甚至不顾公司借壳前与小股东的“业绩承诺及补偿安排”协议,频繁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

  截至2015年10月,王辉、王涛合计持有*ST华泽1.916332亿股,其中有1.9162亿股已被用于质押贷款,未质押股份仅1.32万股,远远低于应补偿的4522万股。

  市场认为,面对证监局的信披质疑函,这姐弟俩治下的公司居然数次以员工丢失文件为理由应付监管,而这丢失的文件,其背后则是隐藏了数十亿的公司交易往来资金。2016年3月,王涛、财务总监郭立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6年9月22日,王应虎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18年2月6日,证监会对华泽钴镍董事长王涛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副董事长王应虎和财务总监郭立红分别采取10年、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
中粮地产重组大悦城迟迟未果 高悬的债务怎么办?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55.html www.kmweimei.com 国际金融报 2018/3/22 9:09:00   因此,就目前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整合团队和项目资源”可能是此项重组案的重点和难点。

  近日,一直忙于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的中粮地产(000031)发布了2017年报,全年实现销售额261.59亿元,同比增长31%;全年营业收入140.42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31%。

  与此同时,看似简单的同一控制人(中粮集团)旗下两家公司的同业整合,中粮地产重组大悦城地产(00207.HK)的交易预案酝酿已长达8个月之久,至今仍未披露。

  为此,中粮地产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组后的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地产能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行业转型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与话语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粮地产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中粮集团计划,“十三五”期间,集团将致力打造2-3个营收超1000亿元规模、4-5个营收超500亿元规模的专业化公司,重组后的地产业务无疑是离这个目标最为接近的板块之一。

  加速布局

  中粮地产的规模化发展进程此前一直处在缓行通道,但自2017年开始,中粮地产明显加快了拿地的节奏。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粮地产在为重组之后的产业布局做准备。

  年报显示,2017年,中粮地产通过公开市场招拍挂及股权收购,全年新增23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349.58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348.47%,也首次进入重庆、厦门、佛山、绍兴等热点城市布局。

  2018年,中粮地产计划新开工项目30个,新开工计容面积389.28万平方米,同比去年计划开工面积增长179%。其中,共有9个项目集中在北京地区,面积达68.39万平方米,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对于未来战略,中粮地产表示,住宅仍将是核心业务。在城市布局上,“公司立足环北京、环上海、环深圳三大核心城市群,重点关注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带一路’沿线为主的中心城市及高潜力城市”。

  负债率连年攀升,“除”字当头

  财报显示,中粮地产2015-2017年负债总额分别为442亿元、500亿元和640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81.6%和84.5%。其中2017年增长幅度最为巨大,在众多房企纷纷响应国家“去杠杆”号召的大背景下,中粮地产突兀的负债率让人隐隐担心。

  与此同时,由于2017年的疯狂拿地行动,使得中粮地产2017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8亿元)同比减少70.95%,流动比率下降29.88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下降5.75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中粮地产进行了发债,用以企业日常经营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中粮地产3月8日发布的公告,公司2018年前两个月累计新增借款金额27.9亿元。这个数字已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20%。截至2018年2月28日,中粮地产借款余额已超过293亿元。  

  2017年7月26日,中粮集团提出“加减乘除”原则推进改革。其中,“加”是核心主业保持较快增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减”是解决长期亏损问题,上半年完成资产整合重组退出项目26个;“乘”是择机兼并重组,扩大总量,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完善业务布局;“除”是合理运用杠杆,降低风险。

  而负债率持续走高的中粮地产正是“除”字当头。

  而与之相对的是,大悦城地产近年无论在业绩增长,还是各项财务指标层面的表现均可圈可点。

  年报数据显示,在经营业绩方面,2017年大悦城地产营业收入总额116.58亿元,较上年增长66.8%;全年实现净利润约为25.7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1.9%。同时,大悦城地产近年来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有小幅上升。

  因此,中粮地产作为央企既要响应宏观经济政策、降低负债率,又不能在规模化冲刺中减少杠杆导致流动性风险,加紧重组轻资产化的大悦城地产成为中粮地产的上上策。

  同时身兼中粮地产董事长和大悦城地产董事长的周政,此前曾公开表示,未来大悦城地产将继续加大销售型物业的开发,预计其与持有型物业的占比将为6:4,甚至有可能达到7:3。重组大悦城地产后,中粮地产的销售额规模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同业竞争”尚需解决

  2017年7月24日,中粮地产停牌谋划重组,后宣布重组标的为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大悦城地产。但中粮地产停牌至今,重组预案一再推迟。

  对于重组方案延迟的原因,在1月22日召开的投资者说明会上,中粮地产总经理曹荣根解释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国有企业改革及跨境交易,方案复杂且工作量较大,重组方案尚需进一步协商、确定和完善,有权监管机构的审核尚在进行过程中。”

  尽管中粮地产方面强调,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两者业务方向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中粮地产是以开发销售商品房为主要业务的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收入占比超过90%。而大悦城地产则以开发、经营和管理大悦城地产品牌城市综合体为主要业务方向。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北京为例,西单大悦城和朝阳大悦城两个商业地产项目,作为大悦城地产在北京的标志性经营项目,2017年带来的租金收入分别为6.47亿元和5.85亿元,在企业总营收中占比不容小觑。而中粮地产旗下也有北京祥云小镇、北京长阳一号地等商业项目用于出租。

  而在天津,中粮地产全资子公司中粮地产(天津)有限公司存在多个在售的商品房销售项目;同时,大悦城地产旗下的大悦城天津有限公司也在进行商品住宅开发销售。

  此外,大悦城地产2017年年报显示,企业销售待售物业收入及土地开发收入约为人民币71.36亿元,同比增长158.9%,已占全年总营收61.2%。

  因此,就目前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整合团队和项目资源”可能是此项重组案的重点和难点。

  中粮地产方面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通过本次重组,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将形成住宅、商业板块的优势互补,打造为统一的房地产专业化平台。在定位上,大悦城地产依然以商业地产为核心,发展城市综合体平台。中粮地产的主营业务将注入新的商业地产元素,成为行业内少有的一家全业态综合型房地产公司。

]]>
乐心医疗投身区块链股价涨停 深交所问“是否蹭热点炒作”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52.html www.kmweimei.com 每日经济新闻 2018/3/22 9:07:31   乐心医疗(300562,SZ)在投身火热的区块链概念后,虽然通过股价的涨停获得二级市场的积极回应,但随后便收到了深交所问询函。

  3月19日晚间,乐心医疗公告称,公司与合作方共同设立区块链实验研究室,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慢病、运动、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一举赴身“区块链概念股”,乐心医疗20日股价开盘出现一字涨停。当日晚间,深交所迅速下发问询函,要求乐心医疗说明投身区块链动机,是否迎合热点炒作股价等。

  由于股价波动,乐心医疗3月20日公告称,当天下午开市起,公司停牌,待核实相关信息后申请复牌。

  股价一字涨停

  乐心医疗2017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云平台运营。主要产品有电子秤、可穿戴手环、电子血压计及电子血糖仪等硬件设备。

  3月19日晚间公告显示,乐心医疗与佰客云(北京)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客云)签署相关协议,决定共同设立区块链研究实验室。对于具体项目投入资金、公司出资金额等,乐心医疗未在公告中披露。

  乐心医疗同时表示,关于合作主要内容为双方共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区域医疗、慢病、运动健身等领域,建立信息交换共享的共生运行框架落地。乐心医疗上述业务未来能进一步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医疗器械等在区块链技术下的研发、升级改造等。

  乐心医疗“投身”区块链的公告发出后,立即在二级市场得到积极反响,20日乐心医疗股票开盘出现一字涨停。

  据了解,作为一项分布式记账技术,区块链的价值在于能够构建一个可靠的互联网系统,意图解决价值交换与转移中存在的欺诈和寻租现象。由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加强用户隐私保护等特点,所以在理论上,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在医院、医保、医药之间建立起透明可信的新型关系提供创新途径。

  但是从区块链应用的视角来看,目前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虽然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关注,但截至目前,区块链的下游应用重点还是集中在金融等领域,医疗领域企业鲜少涉及。

  乐心医疗亦在公告中提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目前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乐心医疗于2016年末正式登陆深交所,2017年中期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亏损进一步持续。此时开展区块链项目,是否会为乐心医疗未来盈利带来一定压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上述问题向乐心医疗董事长潘伟潮、证券部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深交所质疑动机

  就在股价涨停当日晚间,深交所对乐心医疗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同行业上市公司运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说明区块链技术与公司经营的相关性;说明公司和佰客云拟分别在区块链的资金投入,以及实验室设立目的、未来三年对公司的业绩影响等。

  深交所还要求,乐心医疗说明与佰客云共同设立区块链实验室的事项以及金额是否达到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披露标准。如果没有达到,选择性披露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意图。

  截至3月21日晚间9时,乐心医疗未对深交所问询函进行公告回复。

  实际上,不仅是乐心医疗,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区块链热情进一步高涨。科达股份(600986,SH)3月19日晚间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投资设立科达众连。科达众连将通过内容应用、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等形式,推动区块链技术健康发展。同时,科达众连将以区块链研究院的形式,探索区块链领域的前沿技术,在营销领域结合应用进行研究探索。

  3月18日晚间,晨鑫科技(002447,SZ)公告称,与北京趣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增资协议》。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对趣块时代增资250万元,认购趣块时代新增注册资本5.85万元,占趣块时代股份比例5%,剩余投资款全部计入趣块时代资本公积金。

  晨鑫科技称,投资趣块时代将进一步扩展公司在区块链领域的业务,提升公司区块链业务的媒体营销能力和产业影响力。

]]>
德奥通航高空遇急流:董事长辞职 控股股东股份冻结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51.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网 2018/3/22 9:06:35   在前不久刚刚披露了2017年业绩亏损、逾2亿银行贷款逾期后,德奥通航(002260)的麻烦事又接踵而来——3月19日,公司相继公告了关于董事、董事长、副总经理辞职,以及中止对部分海外子公司资金投入;20日公司又公布关于控股股东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

  德奥通航董事会秘书陈国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公司管理班子面临的经营压力日趋增大,近日王鑫文董事长身体突然发生状况,对于公司来说也非常意外。”

  面对公司目前面临的窘境,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不再是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能否顺利推进,而是公司的经营能否为续。对此,陈国辉表示,“目前公司在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领导下,生产经营有序运行。”

  不到一年换两任董事长

  德奥通航董事会日前收到公司董事、董事长、副总经理王鑫文的辞职申请。因身体健身原因,王鑫文申请辞去在公司担任的相关职务。德奥通航独立董事对王鑫文的辞职进行了核查,认为其辞职原因与实际情况相符,并认为其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运作。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43岁的王鑫文是在2017年6月接任朱家钢担任德奥通航的董事长。任职期间,其推进了德奥通航收购珍爱网的重大资产重组,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重组未能成功。

  记者注意到,就在王鑫文提出辞职前一个月,德奥通航曾发布了《关于调整公司部分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议案》。该议案将王鑫文的固定薪酬调整为305万/年。

  值得注意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德奥通航的董事长相继换了两任,目前董事会成员中除外籍总经理MichaelCreed,公司已没有专门从事通用航空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这对上市公司的运营无疑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

  不过陈国辉认为,“公司重点筹划推进的与科比特的重大资产重组和湖南邵阳智能制造(工业4.0)产业小镇项目已经有具体的项目小组和负责人在跟进,董事长离职对于这两个通航项目没有实质性影响,项目正常向前推进。”

  至于新董事长何时可以到位,陈国辉表示,“公司新任董事长目前正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甄选,一旦有最新进展,公司将召开董事会,选举新任董事长。”

  而就在公告高管辞职的当天,德奥通航还发布了一条关于中止对部分海外子公司资金投入的公告。由于近年来德奥通航旗下部分海外子公司因资金投入不足亦未能实现商业化运营,连续多年持续亏损。目前德奥通航很难再以自有、自筹资金方式继续对相应各海外子公司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包括Hirth公司在内的六家公司已向法院申请托管,此后将进入清算流程。

  根据德奥通航提供的资料,上述六家公司2017年的亏损金额共达到3159.41万元。截至2017年底,公司对上述六家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值为1.2亿元,债权1.48亿元,在进入清算程序后,德奥通航将对相关投资、债权等按规定进行计提减值准备,预计2017年、2018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将会出现较大的变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海外公司主业都与航空业务相关。随着这些公司的清算,公司在通航业务领域的拓展或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控股股东持股被司法冻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20日,德奥通航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再度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德奥通航日前接到控股股东北京市梧桐翔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梧桐翔宇”)的通知,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

  截至公告披露日,梧桐翔宇共持有德奥通航6538.77万股,占股份总数的24.66%,此次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部司法冻结,原因是其中一笔质押的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

  目前,梧桐翔宇正积极和相关方进行沟通、协商,争取妥善解决本次股份被冻结事宜。

  在经历了近期一连串的公告后,有德奥通航的投资者表示自己已成“惊弓之鸟”,不知道下一次还有什么公告出来。

]]>
控股股东拟逾40亿转让部分股权 长方集团实控人或变更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8050.html www.kmweimei.com 每日经济新闻 2018/3/22 9:05:56   3月20日晚间,长方集团(300301,SZ)公告称,由于实控人拟出让不超过30%股份给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洽谈成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发生变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长方集团实控人股权绝大多数处于质押状态。

  实控人拟变更

  长方集团(300301,SZ)公告称,于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邓子长、邓子权、邓子华、邓子贤的《告知函》,为更好、更快、更长久地经营、发展上市公司,把上市公司打造成为真正的公众平台,经商议决定引进符合上市公司发展战略的合作伙伴,并拟出让不超过30%股份给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洽谈成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发生变更。

  长方集团2017年年报显示,邓子长、邓子权、邓子华、邓子贤为兄弟关系,为一致行动人,共同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已与两家分别涉及光学光电子行业及投资与资产管理行业的公司进入实质性的进展,交易估值约为40亿~50亿元,交易股权比例约为25%~30%,无需相关部门审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若按照上述交易估值计算,长方集团100%股权的估值约在160亿~167亿元,然而长方集团停牌前总市值仅为45.59亿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12月31日,邓子长持有1.66亿股,其中1.65亿股处于质押状态;邓子权持有8836.07万股,其中8500万股处于质押状态;邓子华持有4467.57万股,其中4467万股处于质押状态;邓子贤持有2944.22万股,其中2944万股处于质押状态。

  重新聚焦主业

  公开资料显示,长方集团的主营业务为照明用白光LED的封装,主要从事LED照明光源器件和LED照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业。

  由于LED封装行业竞争激烈,2016年长方集团宣布由LED行业跨界进军教育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长方集团大部分产品毛利率出现下滑。其中,贴片式LED(含大功率)为公司第二大主要收入来源产品,该产品营收达到4.97亿元,毛利率仅有6.74%,同比去年下滑74.58%。另外,封装配套产品毛利率为14.31%,同比下滑42.82%。

  随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长方集团多次筹划外延式并购教育标的,但系列收购未有明显进展。2016年11月23日,长方集团就拟以6亿元收购深圳特蕾新教育集团有限公司60%的股权,不过该合作框架协议最终于2017年2月终止。此外,长方集团于2017年8月拟向环球艺盟(主要从事国际创意艺术教育)战略投资1亿元,不过该项目截至2018年3月21日仍未有进展。

  而在2017年12月,长方集团宣布拟以不低于6.15亿元购买深圳市康铭盛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铭盛)不低于36.65%的股份。记者注意到,康铭盛为长方集团控股子公司,主营LED移动照明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长方集团于2015年完成对康铭盛60%的股权收购,当时对应估值为5.28亿元。

  长方集团于2017年报称,购买控股子公司康铭盛少数股东股权,将进一步促进公司产业链的整合,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巩固双方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双方将共同开创“离网”照明的新时代,为离网生活提供智能、创意、健康的照明解决方案。

  记者注意到,在2017年年报中,长方集团不再提及转型教育产业。事实上,在宣布拟收购康铭盛少数股东股权之后,2017年12月9日,长方集团进行了人事调整,原总经理邓子权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李迪初则担任长方集团总经理,主持公司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资料显示,李迪初是康铭盛董事长兼总经理。

  财务数据显示,长方集团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50亿元,较上年增长9.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623.84万元,较上年增长157.76%。

  针对实控人变更是否会影响收购康铭盛少数股东股权一事,3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长方集团董秘办。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董秘和证代开会,暂无法作出回应。随后记者向长方集团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
千山药机招供承认4亿账外账 但当事人却曝出更大谜团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7783.html www.kmweimei.com 财报研究院 2018/3/21 10:03:24   还记得两周前财报研究院质疑千山药机疑存巨额未披露关联担保那篇文章吗?故事的主人公千山药机现在终于招供了,承认公司目前已发现确实有超过4亿元的关联担保或以公司名义替股东借钱的相关交易未履行信披程序!

  不过,数额倒是承认的挺干脆,但在资金去向问题上,千山药机相关涉案当事人的辩解却似乎曝出了更大的疑问。

  按照当事人的说法,他们的确瞒着公众股东给实控人等关联方们做担保了,但这钱主要还是用于公司经营了!但问题是:如果这钱真用于上市公司了,那这些钱到底用去干嘛了?千山药机到底还瞒着多少大家该知道但却不知道的事情?

  巨额未披露账外账遭证实

  基于公开资料分析,财报研究院于3月5日发布《千山药机遭调查幕后剧情曝光,公司或存巨额未披露账外账》一文并提出两大核心质疑:一是,千山药机可能存在巨额未对外公开披露的关联担保行为;二是,千山药机可能存在以公司的名义出面替大股东借钱的行为。该文经新浪、财经等多家媒体转载后,影响力持续发酵,现在财报研究院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一切都是真的!  

  昨日晚间,千山药机发布公告补充披露了此前从未披露过的14起敏感关联交易,财报研究院的上述两大核心质疑也在该公告中全部得到证实。

  首先,水下关联担保行为被证明属实。

  根据千山药机的公告,该公司目前已经查出了11起敏感水下关联担保交易,涉及金额高达3.18亿元,其中三起为千山药机替关联公司的融资行为担保,另外8起均为千山药机向董事长刘祥华和刘华山两名实控人的融资行为直接提供担保。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关联担保中,额度最大的一笔为千山药机向中苋生态提供的,金额高达7000万元,而刘祥华之子刘师宏至少控制着中苋生态25%的股权。

  据悉,由于关联方遭遇空前的资金链危机,千山药机上述11笔担保融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千山药机作为担保方也因此被各大资金方推上了被告席,这也是为什么千山药机的各大银行账户资金频繁被司法冻结以及相关大股东股权也被司法轮候冻结的根本原因。  

  除了水下担保被证实外,千山药机以上市公司名义出面替大股东借钱的质疑也被证明属实。

  千山药机公告还显示,该公司还查出了三起以上市公司名义为关联自然人融资的交易,合计金额高达9000万元。虽然千山药机并未明确这钱到底是替谁借的,但公开信息显示,这9000万元的资金全部流向了刘华山的个人账户,其中最大的一笔借款金额高达5000万元,另外两笔则分别为3000万元和1000万元,其情形与财报研究院此前提到的两笔8000万元(一笔5000万元,另一笔3000万元)过桥贷可能为千山药机替实控人借款的推测高度吻合。  

钱到底去哪了?

  钱到底去哪了?

  如果把上述关联担保交易和直接出面替实控人融资的涉案金额全部加起来,合计高达4.08亿元。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千山药机净资产只有13.17亿元,如果将其预报的2017年全年约2亿亏损考虑进去,其目前实际净资产可能不足11亿元。也就是说,千山药机的地下关联交易总金额,占到了其净资产规模的近四成。而实际上,上述披露的4.08亿元交易很可能只是目前已经出事、纸包不住火的部分(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被财报研究院看出来),不排除千山药机还隐瞒了一些没有出事或者尚未出事的类似交易的可能。

  尽管对隐瞒关联担保和替实控人借钱的事实承认得挺利落,但关于这4.08亿元资金的去向,千山药机的涉案当事人却似乎有点要故意考验公众智商的意思。

  涉案当事人辩解称:那些钱大都用于公司经营和偿还债务了!

  在财报研究院看来:

  首先,千山药机给包括实控人在内的关联方借钱提供担保,甚至直接出面帮他们借钱,最后这些关联方却把借来的钱又交回给千山药机上市公司使用,这是什么逻辑?如果是这样,千山药机为何不直接自己去借,非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不嫌折腾么?

  其次,上述主要关联方,尤其是刘祥华和刘华山两名实控人老早就陷入了严重的资金链危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在几个月前两名实控人融资爆仓危机和控制权转让闹剧中就已经彻底公开化——实控人自己都泥菩萨过江了,还有余力绕这么大一圈帮千山药机借钱?靠谱不?

  最后,退一步来讲,就算上述涉案当事人所言属实,钱真的被千山药机上市公司用了,那千山药机到底把这钱拿去干嘛了?

  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前,千山药机的财务报表可是看不出任何缺钱迹象的。三季报显示,千山药机前三季实现营收6.81亿元,同比大涨61.48%;实现扣非净利润4038万元,同比大涨143.78%;就算是现金流,也很难看出问题:前三季度千山药机虽然出现了1.77亿元的净现金流出,但其账上还躺着5.03亿元的巨额现金,接近其前三季度的总营收规模,而其流动负债总额虽然达到了16.49亿元,但相较平安无事的去年同期的14.85亿元而言只是小幅增加,并无大碍……

  但仅仅两三个多月后,随着大股东资金链断裂东窗事发,千山药机被立案调查,公司的业绩也出现了180度的大拐弯,由前三季度盈利4038万元变为亏损2亿左右,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千山药机到底还隐瞒着多少大家该知道而不知道的事情?

  或许,只有当千山药机年报正式发布、证监会调查结果水落石出时,上述种种疑问才会有最终的结果。

]]>
富控互动复牌大跌四成 重仓基金踩雷单周跌逾12%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7780.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时报 2018/3/21 10:01:45   富控互动自3月12日复牌以来,连续4个一字跌停,截至3月20日,复牌以来累计下跌超过40%。受此影响,相关重仓的基金“受伤”不轻,其中跌幅最深的基金单周跌幅已超过12%。

  作为一家主营业务为游戏研发和运营的公司,富控互动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于去年11月16日起停牌,今年3月12日复牌之前,公司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因其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重组被告终止。此外,实控人所持有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

  利空消息下,上周一富控互动复牌后,连续4天一字跌停,截至3月20日收盘,其股价从停牌前的19.42元一路狂跌至11.48元,跌幅逾40%。

  公开信息显示,富控互动中有不少机构投资者。据公司去年12月2日公布的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股东情况公示,截至2017年11月15日,富控互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多家信托公司旗下产品的身影。譬如第三大流通股东——中融国际信托旗下证赢179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富控互动2502.3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4.35%;陕国投旗下陕国投聚宝盆6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637.57万股,占比1.11%;此外,渤海国际信托共有四个信托计划现身,合计持有2108.76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达3.66%。

  除了信托计划,证券时报记者亦发现有多只公募基金持有该股。而从最近基金净值表现看,部分基金被“深套”其中,净值缩水严重。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有4只公募基金持有富控互动,其中两只还分别将其作为第一大和第二大重仓股,持有市值占净值比例分别高达9.31%和7.49%。结合该股复牌后基金净值表现,除了其中1只基金已于今年2月12日清盘,另外3只期间净值均出现连续多日不同程度的下跌。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跌幅最深的基金,自3月12日以来净值一路下挫,单日跌幅分别为1%、3.61%、3.31%、2.97%和2.41%,短短5天之内,净值跌幅高达12.62%,亏损严重。但根据最近几天基金净值情况看,上述3只基金已经先后转跌为升,或已相继“出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历史上也有很多基金重仓高位停牌股,净值受到影响的案例,譬如神雾环保、神雾节能、ST八钢等。

  “本想着重仓有重组预期的个股,坐享其复牌后的连续涨停,但是资产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押不中宝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可能面临‘骑虎难下’的情况,对基金净值伤害也较大。尤其是当基金规模缩水,使得停牌股的净值占比出现大幅被动提升的时候。”该人士提醒,由于重组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要远离那些豪赌重组股的基金,以免自尝苦果。(作者:丁汀)

]]>
城投控股扣非净利润跌近六成 现金流大幅下滑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7778.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 2018/3/21 9:58:08   随着行业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房地产龙头业绩一片向好之时,中小房企的日子则愈发难熬。

  3月20日,城投控股发布2017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城投控股实现营收 32.15 亿元,同比下降6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6.67亿元,同比下滑58.48%。

  作为上海地区保障房建设的排头兵,城投控股的净利润及营收情况并不乐观,只是依靠着股权出售,才得以让净利润保持相对平稳,但仍同比下滑了16%。

  房地产营收大幅下滑

  房产调控趋严以来,房企的项目去化速度降低,周转也相对放缓。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城投控股,也受到限购等政策的影响。

  2017年城投控股房地产业务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58.40%,毛利率增长0.14%。环保业务实现营收3.27亿元,同比下降87.8%。

  从业务构成来看,房地产业务依然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89.66%,房地产板块净利润为10.8亿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61%,环保业务营收占比仅为为10%。

  虽然房地产板块处于下滑态势,但城投控股的投资业务却表现抢眼。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完成的投资项目包括对西部证券配股7.49亿元,对上海建科院增资2.32亿元,参与国投资本2亿元定增项目、对诚鼎基金及弘毅八期基金出资5.34亿元,完成IPO项目上市5个。同时,上市公司出售上海建工约 1.43 亿股,实现税后利润约 2.33 亿元,出售中国铁建约1787万股,实现税后利润约0.6亿元。报告期内共计收到已上市证券分红约0.9 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城投控股去年获得政府补助7145万元,转让关联企业股权收益为2.89亿元,子公司上海新江湾发展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4.54亿元。另外,上市公司出售金融资产收获3.98亿元,上一年同期出售金融资产收益仅为565万元。非经常性损益总共取得约10.9亿元的收入。

  由于投资业务带来的收益,城投控股在2017年净利润达到17.59亿元,而扣非净利润仅有6.67亿元。但即便是这种情况下,公司净利润依旧同比下滑16%。

  现金流承压

  伴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房企融资缩紧也使得中小房企在资金的获取上愈发困难。

  2017年末,城投控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32亿元,同比上年减少131.44%。对此,公司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22.25亿元,主要是由于房产销售现金流入以及报告期内实施分立,公司仅合并上海环境前2个月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所致。”

  现金流大幅减少的同时,城投控股还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压力。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18.89亿元,占上市公司净资产的5%,较上年增长187倍。

  公司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年初增加 18.7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 15 亿元中期票据将于2018年4月到期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所致”。

  并且,公司报告期末流动负债合计高达112亿元,而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56.76亿元,尚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同期,上市公司存货高达205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54.44%,2016年同期,上市公司存货仅有142亿元,占同期上市公司总资产的44.6%。(作者:谢诚 施露)

]]>
控股股东多次“晃点”上市公司 鹏博实业与鹏博士关系生“罅隙”? http://www.kmweimei.com/a/201803/317775.html www.kmweimei.com 证券日报 2018/3/21 9:57:09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会演变成股权之争或者经营权之争。

  日前,新三板公司亚锦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对鹏博士控股股东鹏博实业增资15亿元,将持有鹏博实业40%的股权。增资完成后,PE界大佬鼎晖投资将通过亚锦科技间接持有鹏博士约4.29%的股份。鹏博实业称引入鼎晖投资,意在利用鼎晖投资的资金和资源,寻找鹏博士转型的机会。

  同时,鹏博士还表示,此次控股股东引入亚锦科技对其投资,未向公司提前告知,与公司无任何关联关系。

  “上市公司对大股东引入投资者以及未来计划对公司进行的转型均不知情,显然双方之间存在这一些问题。”有分析人士称。

  控股股东引入投资

  上市公司却不知情

  实际上,鹏博士和鹏博实业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由来已久,首先体现在控股股东增持计划一度延期。

  2017年5月15日,鹏博士发布《鹏博士关于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公告称,控股股东鹏博实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但在过了将近两个半月之后的7月31日,鹏博士发布《鹏博士关于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延期》公告称,鹏博实业拟通过其自身或其关联方或其资管计划在2017年9月14日前增持公司股份。

  随后,鹏博实业于2017年9月12日至2017年9月14日以2.08亿元增持1066.27万股股份。增持计划实施完成后,鹏博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82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12.72%。虽然最终鹏博实业还是完成了增持,但增持计划一度延期,也使得鹏博士股价一度下滑。

  2018年3月5日,亚锦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经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拟对鹏博实业增资15亿元。亚锦科技法定代表人为焦树阁,焦树阁正是鼎晖投资总裁焦震的别名。增资完成后,鼎晖投资将通过亚锦科技间接持有上市公司鹏博士约4.29%的股权。

  鹏博实业相关负责人面对媒体时曾表示,“引入鼎晖投资,首先能给鹏博实业带来15亿元资金。同时,鼎晖投资在消费、科技、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有广泛的投资布局,鼎晖投资的加入,能够给鹏博士带来更多整合的机会”。

  但是鹏博士2018年3月13日发布《关于媒体报道澄清暨风险提示》公告,称“经核实,此次控股股东引入亚锦科技对其投资,未向鹏博士提前告知,与鹏博士无任何关联关系;公司未与亚锦科技或其关联方鼎晖投资开展任何合作,公司并未利用亚锦科技或鼎晖投资的资金与资源进行转型”。

  同时,控股股东回复称鹏博士方面称,“此次鹏博实业股权结构变更,不会造成本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不存在亚锦科技进一步增持鹏博实业股权的约定或安排”。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鹏博士非公开发行计划已于去年11月份获得证监会批文(公司计划募资48亿元,鹏博实业拟出资7亿元—12亿元认购股份),而鼎晖不选择以低于市场价格参与鹏博士定向增发直接持股,而是以高溢价增资大股东的方式间接持股,背后大有深意。

  鹏博实业策划重组

  鹏博士却未参与

  另据记者了解,鹏博实业曾称筹划重大重组,但鹏博士却未参与。2018年2月8日,鹏博士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鹏博实业通知,因鹏博实业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构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申请,本公司股票自2018年2月9日起停牌不超过30日。

  2018年3月10日,鹏博士公布复牌公告。根据公告显示,“鉴于公司作为实施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方,尚未获得与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宜相关的详细资料,公司并未参与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研究论证,公司未与交易各方尚未签订重组框架协议或意向协议,亦未与各中介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因此,公司董事会认为,目前该重组事项难以继续推进与实施,为切实保护上市公司广大投资者利益,经审慎研究,公司股票自2018年3月12日起复牌。

  而鹏博实业方面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此期间,鹏博实业代表上市公司接触了多个IDC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大数据业务相关资产,标的公司均是行业内较大体量或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公司,合作意向也较为强烈。

  对于目前鹏博士与控股股东鹏博实业,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鹏博实业引导鹏博士转型可能是假,转让控制权可能才是真正目的。与鼎晖携手,只是转让公司控制权的第一步。只是在这个时点即便全部出手,仍然受困于后续参与非公开发行的责任,而那部分股份是要三十六个月才解禁的,适逢资金链紧张,只能绕道而行。停牌重组是障眼法,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能够通过停牌成功把非公开发行批文废掉,没了非公开发行认购责任的禁锢,上面绕道的转让就可以轻松实施。

  为鹏博实业苦苦站台多年,鹏博士有可能遭到抛弃。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抛开是非曲直不谈,上市公司和他的每一个投资人其实都应该具有公平获得交易信息的权利”。

  作者:谢岚 刘敏

]]>
免费永久看黄神器,免费可以看亏亏的软件破解版,免费永久无码拍拍拍,免费的看黄软件看黄app